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吕京笏
为期17天的北京冬奥会在举世瞩目中圆满落幕,冬奥场馆的后续利用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也是岁月的延续,这些场馆是否会保留下来?未来会作何用途?广大居民可否前往休闲健身?一个个问号,关乎冬奥红利、办赛理念、民众生活。
“办冬奥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注重实用、保护生态,坚持节约原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这些理念为解决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了方向。
据报道,以冰丝带、雪如意、雪游龙等为代表的众多冬奥场馆都将保留下来并向公众开放。比如国家速滑馆将常年举办各种冰上赛事,广泛开展群众冰雪运动;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开展大众冰雪体验和极限运动,结合工业遗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拉长了冬奥会为生活带来的余韵,也为奥运场馆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会的北京赛区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中有11个是当年夏季奥运会的“遗产”,比如“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五棵松篮球场转型成冰球场……这样的“持续利用”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智慧,契合可持续发展的办奥理念,是节俭办奥、绿色办奥的生动展现。
早在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建设之初便考虑了赛事使用和赛后遗产的双重要求,力求兼顾比赛、训练、民众使用等多元化功能定位,并制定了相应计划以严格执行。借着冬奥会的东风,广大国人的冰雪热情被点燃,冬奥场馆的开放与利用,无疑会让这团火更旺、更持久。在“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实现后,让冰雪运动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助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
体育的意义就是让生活更加美好,奥林匹克作为体育的最高殿堂,在竞技之外,也承载着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惠及更多数人的神圣使命。这不仅需要精神层面的“软件”打底,也需要技术场地等“硬件”支撑,推动赛事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可以预见,当一座座饱含绿色、简约理念的冬奥场馆设施在“后冬奥时代”继续发光发热,陪伴一代又一代人,场馆赛后利用的“中国经验”也会成为世界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