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外激烈的北京冬奥会赛场,除了夺冠者的欢呼与呐喊,也少不了失利选手的惆怅与眼泪。任子威被判犯规无缘决赛;2月8日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上,没拿到金牌的法国选手伤心痛哭;前几日比赛中,一位中国花滑女单选手两度泪洒冰场;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遗憾止步预赛或半决赛,在庆祝胜利的对手旁边,安静地走出赛场。
比赛总有输赢,赛场瞬息万变,最终比分除了与运动员平日训练和现场发挥相关,还会受到突发因素影响。奖牌固然令人向往,但只要尽力了、拼搏了,即便失利,也是宝贵的经历和财富。重在参与,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永不言弃,永远都是人生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柱。
对于运动员而言,冲击奖牌无疑是最大目标,但在赛场超越自己,其实比赶超对手更重要。谷爱凌的一番话值得所有运动员体味:“我参加冬奥会,从来不是为了打败其他运动员,而是打破界限,滑到我的最好。”能够登上奥运舞台,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赶超对手,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超越自己,收获的是可贵的成长。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让人类超越偏见与狭隘,在竞技的展现中彼此欣赏,相互关怀,保持团结、友爱。
对于观众而言,既要欣赏运动员的出色发挥,也应接受运动员没能实现自己的预期。宽容运动员的失误和失利,也是一种文明和度量。令人欣慰的是,观众和网友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包容。中国女冰遗憾无缘八强,冰壶混双排名第九突围失败,观众和网友依旧对他们报以掌声和鼓励。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说:“运动员有失败,有失利,都是成长的一部分。希望这个时候,我们就像家长一样,看到孩子有失利,应该给他更多的鼓励,而不是用其他的方式去打击他。”显然,如果运动员没能发挥到最好,考验的不仅是当事人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信,也是粉丝网友的平常心和理性反应。
只要训练时挥洒过汗水,只要在赛场上拼搏过了,失利的运动员就不必陷入负面的情绪漩涡。作为观众,在为成功者喝彩的时候,也该为那些留下遗憾的运动员鼓掌加油。(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