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郭慧岩
新年伊始,“华北明珠”白洋淀传出好消息!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三项主要指标均同比下降16%以上。这是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白洋淀首次实现全域Ⅲ类水,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强调。白洋淀全域还清是突破性的,无论对于雄安新区还是河北乃至全国来说,都是重大利好,这是对多年来从上至下共同努力推动白洋淀生态修复的最好回报。
白洋淀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了建城理念之一,并一以贯之。此次“跨越突破”背后是以理念的先进性、铁腕治污的刚性、治理的创新性及持续性为支撑,走上了治理的“快车道”,跑出了治理的“加速度”。
多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洋淀生态修复工作,坚持“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推动白洋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2018—2021年,白洋淀流域共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项目239个。特别是2021年聚焦水质实现Ⅲ类目标,实施9大类66项水质提升保障工程,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一淀九河”,治理措施细化到“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可以说,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治理精细化前所未有,治理成效之大也前所未有。
雄安新区在白洋淀生态修复过程中创新制度,打造“五个新”(“新法规”推动依法治理、“新技术”完善监测网络、“新办法”构筑考核体系、“新改革”强化监察执法、“新科技”助力精细管理)治理“白洋淀模式”。白洋淀全域还清不仅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支撑,还为其他地方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更为关键的是提升了当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先植绿,后建城。雄安新区建设,生态布局是关键一环。白洋淀、千年秀林、郊野公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走进现实来到我们身边,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渐行渐近,“千年大计”“未来之城”让我们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