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评论员 郭慧岩
刘然是中部某省一名乡镇公务员,最近一些繁重的培训任务让她有些吃不消,“马上就要去县里参加集中脱产学习,平时还得在2个平台刷分。”某事业单位的王智也陷入了同样的烦恼:原有的工作安排被突如其来的培训打乱了,“只能在看视频时抽空回复信息。”
刘然、王智正在经历的,在基层干部中具有共性。据半月谈近日报道,一些地方平时并不重视学习培训,而习惯于年末搞突击培训。一些人疲于应付雇人刷分、找人替自己线上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不接地气;考核要么非常简单,要么开卷,整套环节变成了“做做样子”。
变了味儿的培训,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这样的学习培训,真该改改了。
一般来说,各单位每年对培训时长有明确要求,学习培训安排合理的单位,也能按时达到培训要求,自然也受基层干部欢迎。但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却“不按常理出牌”,不把工夫用在平时,而是年底搞突击。
注重表面的轰轰烈烈不注重实效,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而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要反对形式主义,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如何把培训学习的好事办好?首先要改变当下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在充分调研、与下级单位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安排专业人员设计培训课程,从而打破“上热下冷”的局面,能够使参加学习的人有所收获并能够学以致用。
比如,针对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法规条例修改或者新的法律法规颁布时,请权威专家详细解读,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技能。这样能学到东西、具有实用性的的培训恐怕很少有人不会喜欢。
此外,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也不排除有存在懈怠、逃避情绪的干部,这要靠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做到奖惩有力,帮助学员巩固知识,激励他们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说到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有些技能也许能通过突击得到暂时提高,但有些内容却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消化、实践、验证才能真正内化于心,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因此还是要把更多工夫放在平时,做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