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水表不走自动预警,“智能”也能关照老年人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赵志疆
2020-12-11 10:16:47 
分享: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水表”和“老人安全”看似没有关联,但在“一网统管”平台,隐藏背后的逻辑清晰可见——当独居老人家中超过12小时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时,系统会判断老人家中有事,并及时向居委预警。从今年6月起,上海市江苏路街道开展为老服务应用场景试点工作,通过安装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和智能读水表仪四件智能设备,打破了街道以往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电话、上门关爱独居老人的传统模式,全面辐射辖区内所有独居老人的安全监测云管理。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养老事业不仅关乎公共福祉,而且关乎每个人的未来。

  毋庸讳言,相对于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庞大的养老需求来说,国内的专业养老机构仍存在很大的数量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养老体系,不仅代表着一种政策性方向,而且也是多数老年人实际的选择。居家养老的核心不在于“居家”,而在于“养老”,关键是实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即使足不出户,老年人依然能享受到贴心的照料和细致的呵护。

  在一个越来越“老”的社会里,独居老人无疑是最令人放心不下的群体,除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如何满足之外,他们的安全和健康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街道社区对独居老人的关怀大多是通过点对点的形式来实现,或登门拜访,或电话沟通,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点对点帮扶最大的软肋在于效率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数量本就有限,那些老年人聚集的老旧社区,往往会令他们疲于奔命。在此过程中,如果老年人有事外出,服务人员难免会“扑空”;如果老人不愿意被搅扰,服务人员难免会遭遇“闭门羹”。

  以此为背景,通过在老人家里安装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养老服务的“点对面”响应,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养老服务的速度和效率,而且也可以减少对老年人生活不必要的打搅——在不影响老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质量已经了然于胸。在各种“云”服务层出不穷的当下,安全监测云管理无疑是最体贴关照老年人的一朵“祥云”。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此后,“智慧养老”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智慧养老”的第一步,就是对老年人的生活实现远程监控。如果独居老人超过24小时未开门,或者12小时没有用水,系统就会发出预警,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调查,尽早介入,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普遍存在,“智慧养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以最少的服务人员,实现最全面的监护,提供最快捷的服务。无论是从提高工作效率,还是从提高老年人获得感的角度看,这一理念和做法都值得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身处互联网时代,老年人往往被视为“技术难民”,“智慧养老”模式的出现使人看到,只要养老服务更加“走心”,老年人一样能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居家养老有四大需求:健康、安全、生活和文化。在不断满足老人健康和安全需求的同时,希望“智慧养老”能在满足老人生活和文化需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既要“安”,又要“享”,这是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也应该成为互联网+智慧养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水表,自动预警,老年人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