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师德码,能解决师德问题吗?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朱昌俊
2020-11-20 18:15:00 
分享: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如何?日前,浙江温州市上线“瓯越师德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能在线了解师德师风情况,并可为每位教师出具师德健康报告。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我们用绿色、黄色、红色对教师师德给予认定,将应用于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推优评先等方面。’师德码’主要用于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职业发展管理,不对社会公布,并会动态调整,伴随教师整个职业周期。”

来源于温州教育局

  在师德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强化师德管理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温州上线的“瓯越师德码”,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回应。它根据教师的师德记录将师德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三个码,可以让学校在招聘教师或是教师参与评级评先时,有一“码”了然的参考。此外,温州市教育局还将对接温州市公共信用平台,将教师师德情况纳入诚信温州“瓯江分”系统,对师德优秀予以加分,对违反师德负面清单行为予以扣分,这也有助于倒逼教师提升师德自觉。

  不过,仔细分析起来,这种师德码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比如,绿码代表师德良好,无违规违纪等不良记录的认定;黄码代表曾因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被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而红码则代表曾因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被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但各种评定因素的具体权重如何确定,可能就涉及公平问题。

  要知道,包括教师在内,每个人的德行表现都并非是“非黑即白”,而是有着多重面向。比如,一位教师可能长年都表现优秀,因为偶然的体罚学生而受到警告,师德码就被标示为黄色或红色,这是否公平?而教师受表彰,是否就一定代表师德高人一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师德码是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的,“根据教师违纪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给予时间不等的修复期,修复期内表现良好可以转码”。可以转码的设置,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但这里的修复期是靠什么来评判?转码了是不是意味着此前所犯过的错就可以一笔勾销?这些其实都存在不小的疑问。尤其是在师德码不对外公布,只应用于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内部管理时,它的评判是否会存在不当的人为操作空间,也不能不有所警惕。

  其实,温州市教育部门实时收集记录教师师德表现情况,将其录入系统,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将每名教师的师德划分成不同的“码”,未免走得太远了,也实无必要。一方面,既然教师的师德表现都记录在案,不管是评先评级,还是在应聘时,上级部门和招聘学校自然都能够进行参考,设置“码”后反而可能出现只看“颜色”而忽视实际师德表现的情况。这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未必是好事。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对任何一个人的德行进行“分级”,贴上某种等级标签,本就应该慎之又慎。此前个别地方推行“文明码”而遭遇舆论广泛质疑,就已提供了前车之鉴。以师德码为例,教师因为师德偏差受到处罚这是很正常的,但因此就在师德评价上被“打入另册”,这很可能会让教师承受过多压力,反而影响教书育人的“主业”。一句话,不应该让所有教师都背负“绿、黄、红”的考核压力,被贴上不同等级的“码”。

  对于教师的职业表现,无论是奖还是惩,都将之纳入职业档案之中,这个是可以做也应该做到的。尤其是在教师资格认定和入职前都必须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的今天,重视教师的职业档案信息建设,无可厚非。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要有边界意识。颇耐人寻味的是,从健康码、文明码到师德码,如今各式各样的“码”大有泛滥之势,要警惕在社会治理和管理中形成对“码”的路径依赖。凡事都用“码”来解决的冲动,需要克制。

  (本文系长城网、长城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师德码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