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省城正东,车开十几分钟。清代,“九门”原指北京的城防要道;燕赵九门,远比这套攻防系统,老成多了。
山脉与平原勾连,波涛宽阔、桨声帆影,早在战国,滹沱河北岸的九门就流光溢彩了。《史记》说:“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这恰是黄帝当家最原始的古城。
清廷入关,北京专设九座城门,防守坚固;滹沱九门,则源于公元前271年。祖籍曲阳的蔺相如目光敏锐,伐齐归途,他一眼就相中了九门的霸道与灵气:南临滹沱,北延坦途,西偎太行,水陆要冲。汉初,置九门县;隋唐,设九门郡与观州;五代、赵宋,依旧保持县治;元明以后,名城大邑越来越多,九门,反倒沦为一座水边老村了。
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说,商朝“少师”比干的后裔,筑起九门的首块砖石。第36世孙林皋,文墨传家、书底丰厚。他的祖先林放,可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周显王时,林皋官居赵相,当时,他率领全家,从鲁国远迁九门。名士来投,也算“天人合一”吧。
林皋九子,都当过显官,世尊林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战国策》记载:九门“本有九族而居,赵武灵王改为九门”。可见,“九门”声名,由此滥觞。2300多年前起家,当地人的血脉里,流动着比干的精神与孔子的博学——精英云集,堪称福地呀。
元代纳新在《河朔访古记》中写道:“赵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城之。”《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虽说这座九门,原指河北新河的“九门村”;公元前296年,赵国吃掉了中山,滹沱河边的名邑,转眼就升格为“北九门”。一南一北,分庭抗礼。
设县,九门当然早于藁城。明代石珤,典型的藁城人,他曾在《经九门城》中写道:“废堞荒台故九门,千年汉县尚名存。”千年汉县,谁能有这份老家底呢?可惜,历代遗存旧址,早如秋风落叶,一眨眼,连影儿都摸不着了。只剩下“九门”这个名字,与纷繁芜杂的史料纠缠在一起。
九门,这座秦砖汉瓦砌成的庞大舞台,把治乱之道、功名利禄,打扮成光彩照人的走马灯,得与失、兴与衰、忧与乐……犹如一缕浮尘,弥散在浩渺的文化时空。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劝架,写诗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蔺相如也好,郭子仪也罢,无非是历史的主演与过客,那些隔代旧物,如城垣、宅院、寺庙或码头,等等,都被一阵隔夜风吹得干干净净。难怪贾岛感喟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九门,显然比不上长安、洛阳、北京与杭州,别说城墙宫阙、寺庙街衢了,哪怕几道门槛或半座寺院都未能留下。隔代后人,只能“空对空”地领悟、“心对心”地感喟了。
据《华阳国志》记载:“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患之。”秦汉时,长江航运的“行规”出台,李唐颁布第一部国家“行船法”。可见,古代中国对于水运领域,相当看中。滹沱河既为九门带来地利之便,也暗藏着旦夕祸福,比如,天灾与战祸。这座好坏杂陈、福祸共生的舞台,抗拒不了悲喜剧的结局;只能守在太行与滹沱之间,默默地等待、乖乖地接受。
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十万大军围剿史思明,刀兵就在九门对峙。村南,有条狭长的“狐子沟”,每过大车,轮下“咚咚”直响,殊不知,它可曾唤醒了当年的战鼓声声。兵器锈死、箭头散乱,战乱遗物抛弃在阴郁、沉寂的夜色深处。那年春天,狐子沟之战的确是刀刀见骨,血肉横飞……
平乱,李唐倚重了回纥、大食的军队。后来,迁民云集,九门盛行伊斯兰教。如今,九门“底”姓人家,当属大食后裔吧。
汪曾祺《人间有戏》说:“百姓相信许多虚构的戏曲人物是真有的……这是民族心理结构的一个层次……不只是‘姑妄听之’而已。这一点,倒是可以认一点真。”虽说“认一点真”,却挡不住朝堂频替、故园新民的脚步,如今当地土著与新迁回民,早已世代友善、情同血肉了。
明初,燕王扫北后,山西洪洞迁来一大批回民,他们均以九门为家。南北两座清真寺,随即汇起虔诚朝拜的人流。至于,两寺重毁再建,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了。
南清真寺,约建于宋代,明清曾多次修缮。南寺的殿宇结构,正殿五间,万岁楼、讲经台与六角窑殿,华宇林立、遥相呼应。后来,当地人感叹,南寺新成,虽淹没了典雅、华美的原貌,却被当地人由衷地敬慕。北寺,位于九门村,亭式建筑,虽堂宇小巧,仍属不可或缺的宗教场所。眼下,品味九门的浓烈水酒与鲜牛肥羊,足以辨别历史与现实的独特情调。
犹太人有句谚语:“把每天当作人生的第一天,把每天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很巧,滹沱河畔的九门人,也崇尚这种生命哲学。
蔺相如、郭子仪也好,狐子沟、九门村也罢,太行山与滹沱河,联袂守护着九门的漫长岁月,也复活了现实的心跳、强劲的梦想。西北,正定机场唤起天下瞩目;滹沱两岸,捧起了文化与科技的朝阳。或许,前朝旧影都蕴藏在文献与传说深处,当地人,反倒唱和着极富活力的哲理与思想。闻一多先生曾在短诗《你看》中写道:“家乡是个贼,他能偷去你的心。”九门,生来就是个有情愫、敢担当的跨世高手,眼下,更是将世道人情、复兴梦想,一股脑地揽进了心窝里……
清真寺,钟声响起,轻灵而深邃。即便远赴战国,也能触碰到九门的绵延倒影、当下的汩汩心跳。(张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