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
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是这句话真实写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解决温饱问题到逐步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都是14亿国人辛劳奋斗的结果。
这种骨子里自带的“奋斗基因”也成就了当下的脱贫攻坚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4月29日,我国已有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海南、重庆、西藏、陕西、青海、湖北、江西、安徽等15个省区市的贫困县实现了全部脱贫摘帽。
成果源自于“爱拼才会赢”的冲动闯劲,靠的是上下齐心,苦干实干。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坚持三十五年扎根太行山,用科技力量帮助百姓脱贫致富,探索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卅载劬劳,写传奇于太行山;一心奉献,尽忠诚于中国梦。”
黄文秀,广西百色扶贫驻村书记。她说,“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在她的带领下,村里越来越多人脱了贫致了富,而她30岁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村民说“说好的打赢扶贫攻坚战役,我们一起收兵,你失约了!”
正是有了像他们一样的党员干部,到基层,到田间地头,与老百姓干在一起、想在一起,才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有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目前,脱贫攻坚任务还未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没实现,这样的奋斗还要继续。
拿出更精准的政策、下更大的“绣花”功夫,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落实医疗、就业、教育等各项政策,确保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如期高质量脱贫。
还要认识到,一些脱贫人口仍存在返贫风险,一些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存在致贫风险,不能一“脱”了之,扶上马送一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写好乡村振兴“前半篇文章”,做好两者的有机衔接,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说到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增加难度,但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越是攻坚期、决胜期,越能扛得住、顶得上,越能激发全国人民以昂扬姿态接续奋斗,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良好基础。(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