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在吴忠市弘德村刘克瑞家中,习近平总书记询问老两口还有什么困难、对今后的日子有什么打算。他强调,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察看回族村民刘克瑞家院落。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重中之重是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减贫数字都在变化,而变化的背后是从中央到地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信心和决心,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成就非凡,这是当代最生动、最真实、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分别占40.7%、20.2%,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18.5%,多数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无业可扶、无力脱贫,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精准施策、强化帮扶,特别是要筑牢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同回族村民刘克瑞一家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间节点的临近,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后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也正是最吃劲的时候,还必须加把劲、用力撑,不能有任何丝毫的松懈。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心,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精准发力,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去解决问题,确保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的脱贫任务。
脱贫攻坚追求的不是一时摘帽,而是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其关键是要筑牢返贫防线,确保真脱贫、脱真贫。当前,一些摘帽的贫困县在产业基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也没有形成稳定脱贫机制,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很容易出现返贫,尤其是一些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之后,存在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安置区管理和服务相对滞后等短板问题,还不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扶上马送一程”,落实好“四不摘”要求,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坚决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群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期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帮扶困难群众的任务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来帮扶农村相对贫困群众的工作,要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脱贫和防贫一起抓,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把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各项扶持政策有序接续,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我们坚信: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刘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