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安徽)
日前,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贩接到了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不少摊贩主接到电话后非常惊讶,惊呼“还有这么好的事啊,我要叫上其他人也来摆”。
从被禁止,到被提倡,地摊经济正在“咸鱼翻身”。很多地方都设置了流动摊贩临时摆放点,为市民提供灵活多样化的便民服务。曾经,城管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管理小商小贩。城管与商贩的这场猫鼠攻防战,已经上演很多年了。
如今,小贩居然接到城管打来的电话,不是要罚你,而是喊你去摆摊,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么好的事,不会是骗人的吧?小贩担心被钓鱼执法,第一反应很正常,毕竟被城管“撵”了那么多年。就像司机被交警拦下,第一反应肯定是自己违章了,摸不着头脑之际,对方敬完礼,突然来一句,因为你礼让行人,要给你发个奖品,能不意外么?
当前经济形势下,保民生、保就业是第一位的,保留地摊经济,对中低收入群体、低技能就业群体、失业下岗工人以及农村进城务工农民,能起到较大帮助,与此同时,也让一个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包容心”。城管喊小贩回去摆摊,因此值得点赞。开心的不只是摊贩,城管也一样,谁愿意老被人骂呢。如今这画面,才叫一个和谐。
此前,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表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不纳入文明城市考核内容,让地方上压力小了很多,城管的压力自然也小了。这就像是高考指挥棒对考生的作用,评分标准更合理,地方在“答题”时,就更能理性决策。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古已有之的合法职业,是底层人民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减税降负是从成本上给市场主体解绑,允许占道经营则是从机会上给市场主体赋能。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职业,是对就业最好的促进,是对民生最好的保障。
不仅如此,很多人的第一桶金,也是从练摊开始的。从街头摆摊到个体户,再到小企业,最后成大集团,一些企业家不乏这样的成长历程。
地摊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试错成本低。你以为自己有个好想法,或者你以为自己是块经商的材料,想要去试一试,租个店面再装修一下,成本不菲,地摊把这些都省了,直接面对市场试错,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地方开放过地摊经济。报纸上,“小商小贩是城市的宝贝”、“街头小贩应成为合法职业”,是常见的评论标题。可惜,小商小贩还是很快被归入“城市文明之丑”的行列。这一次,也会这样吗?能不能通过规范引导,让靠劳动吃饭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真正成为合法职业?
既然地摊经济在疫情背景下有诸多好处,为何不能改“堵”为“疏”,变“严治”为“善治”,让规范有序的占道经营坚持下去,而不只是作为疫情期间的“非常举措”。
“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城管喊小贩回去摆摊,让人想起歌曲“爱情买卖”的歌词,但是不是长久的“真爱”,就有待时间的检验了。
延伸阅读:相关政策和各地做法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赞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日前,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今年3月份,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率先“试水”鼓励地摊经济。
5月29日,长春市发布“城市管理领域八项措施”,第一条即鼓励支持发展夜市经济——允许利用有条件的公园、广场、空场,在不扰民、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民休闲、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开办夜市、排档。
6月2日,辽宁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召开视频会议,专题部署全省交警部门服务“地摊经济”发展,全力做好道路交通保障工作,并推出交通保障措施。
日前,《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发布,支持特色小店开展“外摆位”经营,对外摆时间、摆放范围等实施精细化管理。
近日,陕西省出台《陕西省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
此外,浙江、湖北、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份的多个城市也陆续出台指导意见,为摆地摊“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