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北京)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报志愿的时节,无数考生,无数个家庭都会程度不同地陷入迷茫不安,或举棋不定,或彷徨焦虑,还会在日后,甚至在填完志愿后就后悔,以致心有不甘,恨不得重新再填一次志愿。
毋庸讳言,上大学是考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便不是鲤鱼跳龙门般的改变人生,但选好和选对了专业至少对个人的未来有深远的意义。
事实上,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报考大学志愿也就是在进行性价比的选择,谁都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专业。但是,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专业姑且不论,即便有这样的专业,收入高的职业未必就性价比高。
某招聘平台发布的《2019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提供了一个排行榜,收入前10名的行业分别是:基金、中介服务、信托、专业服务、网络游戏、跨领域经营、银行、保险、能源、互联网。但是,如果以此按图索骥,有的人可能会如愿以偿,但有的人恐怕将来会肠子都悔青了。
希望未来的职业挣钱越多,需要付出的精力、时间越多,风险也越大。正因为如此,选择志愿还应当综合看职业排名,而非收入排名。
以美国而言,牙科医生的收入是最高的,中位数年薪达20.8万美元,但是,在美国求职网站的“常见职位的综合排名及年薪”榜上,牙医的综合排名只位于101位,进不了前100位。
此外,还有收入的比较、职业压力是否大,以及发展前途等。并非是收入越高,职业就越好。
然而,填报志愿最需要遵从的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意愿和招唤,这些专业不仅自己喜欢,而且越学越有劲,不感觉累,或许,这才是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的第一根据。这方面前人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参考。
如,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著名人物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李政道的儿子李中清,两位用自己的行动最终选择了自己心仪的专业——历史。
实际上,梁从诫和李忠清的选择志愿只是给所有学子一个提示,遵从自己内心喜爱和召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其次才是考虑未来的收入是否高,是否可以实现财务自由,是否可以买车买房。
可能,当下对于一些考生和家庭来说,改变命运才是首选,也意味着挣钱多的专业才是首选,哪怕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专业而且还要经受未来的专业压力,这当然也不必非议。但是,在选择钱多的专业时,还得有些远见,即现在的一些专业可能挣钱不多,但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钱途”,例如人工智能(AI),当然还有一个条件,是否学得进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