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文明旅游既要“硬约束”也需“强引导”

来源: 东方网  作者:苗瑞祥
2022-10-21 11:27:57 
分享: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日前发布《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指出,提示引导来访旅游者:遵守生态环境保护规定,不践踏绿地花丛,不攀折花木果实,不破坏山石景观,不追捉、乱喂动物,不非法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10月19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国内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2012-2019年,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快速增长。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影响,国内旅游市场人次和收入有所下降。2021年国内旅游市场逐步回暖,国内旅游人次达到32.46亿,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92万亿元。与此同时,一些景区不文明旅游现象也时有发生,让人大跌眼镜、大煞风景。  

  为促进文明旅游,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主动作为,出台了一系列“硬约束”,为不文明旅游行为套上“紧箍咒”。例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自2015年实施以来,已有一些游客被列入“黑名单”,对公众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仅仅靠法规的“硬约束”还远远不够,文明旅游也需通过“强引导”来提升旅游者文明意识,合理引导和促进文明旅游行为,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所谓的不文明旅游,确实是人的不文明行为,是日常生活不文明在旅途中的反映。从一些不文明旅游现象来看,有的是游客文明素质不高造成的,而有的则是受客观因素影响,比如游客容易因航班延误、景区拥挤、排队时间过长等产生负面情绪和不当行为,也有不少是因为对目的地文化缺少了解,或者目的地服务设施不足导致的。正因如此,治理不文明旅游问题,改变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还得通过文明引导来推进文明旅游共识的形成。  

  早在2006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部署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把不文明旅游问题提升至国家层面解决,并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倡导游客遵守公约,争做文明游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文明旅游”“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推进《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要求与评价》等标准实施”,让公众形成文明旅游的习惯。  

  《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是对多年来倡导文明旅游实践的系统总结,旨在通过旅游景区不断扩大服务引导范围、做实服务引导内容、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行动,持续推动文明旅游发展。指南对文明入园、文明游览、文明交通、文明观演、文明餐饮等提出了具体引导要求,并对不文明行为建立处置机制,落实“黑名单”制度。当刚性约束与服务引导共同发力,当法治与道德成为人们的内心自觉,文明旅游新风尚就会成为常态。  

  任何事物不能游离其整体性,文明旅游一定是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游客需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从“不践踏绿地花丛”等点滴细节做起,“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旅游景区、旅行社、导游等作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在旅游过程中需担负更多的文明引导责任,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规则,不断提高从业者素质,为游客文明出游提供更好的保障。(苗瑞祥)

关键词:文明旅游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