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企业工人返岗难,原材料供应受阻,生产运行成本升高,从而减少用工需求。另有一些企业出现招工难,稳岗压力大,不仅影响复工复产,也推高了企业运营成本。智联招聘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显示,春节后复工第一周企业招聘职位数较去年同期下降71.66%,求职者简历投递数量下降83.35%,整体职场竞争指数(7.8)较去年(13)下降明显。
疫情对就业造成较大影响,引起各界高度关切。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提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近期召开的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强调,要突出抓好稳就业这一“六稳”首要任务,更加注重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为此,国务院推出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稳企业政策,以及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农民工稳岗和就业补助等重点群体稳就业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指标。当前,统筹解决因疫情出现的部分用工需求减少、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矛盾,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作用,激发市场和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活力,通过做大市场和企业“蛋糕”,进一步做大促进就业“蛋糕”。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做好疫情期间和疫情后的稳岗促就业工作,需要在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中探寻动力和活力。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表现之一是就业也具有足够的韧性,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条件下,仍然能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这其中,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而形成的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衍生新的劳动密集型细分行业,创造了一些具有自主自助特征和高度灵活性、适应性的新就业形态。
新就业形态显示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大的吸纳就业能力,以及互联网平台经济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韧性优势”。据报道,疫情发生以来,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采用“共享员工”方式,吸纳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员工灵活就业,美团外卖配送平台一个月时间扩招7.5万名外卖骑手,为这些大都是“共享员工”的劳动者提供兜底性就业岗位。为配合有序返岗和复工复产,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和岗位,如美团启动“春归计划”,以长期就业和灵活就业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逾20万个外卖骑手、司机、仓储员等岗位。
近年来,我国支持鼓励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全力构建良好的“互联网+”营商环境,经济和就业都形成了“韧性优势”,这些努力在此次抗疫防疫中得到了回报。在复工复产和经济恢复过程中,应当继续发挥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双重“韧性优势”,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稳增长、稳就业新动能,打造更强、更坚实的就业稳定器。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就业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反哺与拉动作用,形成就业、消费、经济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