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安徽)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内蒙古农村走访发现,尽管已经改厕,一些农户仍无法完全和旱厕说再见:有的改厕后家里的厕所由一个变成了两个,小便用家里的水冲式马桶,大便照旧跑出去上旱厕;有的平日里从不用马桶,孩子过节回来才用一下;有的干脆弃用,马桶成了家里的摆设。有基层干部坦言,都有任务压着,地方急于“对上”交差,“对下”缺少实地摸底调查和研究,导致在部分农村花了大钱却把事办砸了。
资料图。图片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有些农村厕所,必须先在外面狠狠憋上一口气,然后捏着鼻子踮起脚尖,才敢走进去“方便”。城里人自然受不了,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在外面待上几年再回去,也没几个受得了的。农村厕所革命,因此不仅是要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短板,也直接事关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国家把农村厕所革命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文明建设的高度部署推进,决心让农村告别如厕难的尴尬,是重要的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但高价建成的厕所,居然成了农民的仓房,新厕所“中看不中用”,大量被弃用,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国家的相关补助资金,也凸显了农村厕所革命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10月30日,奈曼旗大沁他拉镇沙日塘村村委会门前,摆满了改厕用的材料。图片来源:经济参考报
改造一户农家厕所,动辄需要几千元,但在改造过程中,很多地方并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也不尊重农户意愿,不给农户选择权,纯粹抱着完成任务向上交差的心态推进工作,似乎只要为农户装上了马桶,就算完成了厕所革命。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完全不管。
比如,有的因为水压小,根本冲不了水,有的换气扇居然没设计向外通风的管道,还有的既没通水也没打隔断,马桶直接安在农户客厅里……凡此种种,把“厕所革命”纯粹搞成了形式主义的假把式,有的甚至用上了强制推进的野蛮做法,好好一个为村民谋福利的民生工程,愣是给落实出了强迫交易的味道。
可能有些农户,一时之间确实不太习惯“坐着上厕所”,或者在卫生观念上有待养成,不舍得花钱冲水,因而仍旧使用旱厕。但绝大多数农户肯定都能明白,“厕所革命”是为了自己好,只需负担较低的费用和人工成本,就能告别又脏又臭的旱厕。
之所以很多农户家的马桶最终成为摆设,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好政策被基层给落实歪了。
事实上,不仅是新厕所“中看不中用”的问题,之前还有媒体曝光,有的地方出现了“半拉子工程”:黄土地里,白色的厕所蹲坑格外显眼,却既没有围墙,也没有屋顶,被媒体称为“尬厕”。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基层落实只要数量不要质量,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向上面交差。严重的资金浪费之外,恐怕亦不能排除贪腐乱象的存在。
农村厕所革命中,只要基层干部交差很方便,村民的“方便”问题,就不可能真方便。厕所革命实效如何,应该有明确的考核评价标准,而不只是地方报个数据上去就完事。针对农村厕所革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必要从实际效用、厕所质量和村民满意度等角度进行调查,看看是不是存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问题?是不是有人滥用国家补助资金,甚至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对那些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只管形式不管实质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厕所革命不是政绩工程,不是形象工程,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及改厕模式,同时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给予农户对具体改厕模式的选择权,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科学设计精心施工,既做到质量可控、成本可控,也方便村民以后的使用和维护,让村民真正从厕所革命中受益,将国家的好政策真正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