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西蒙(北京)
最近又一起小学生质疑教科书的事件引起舆论热议。据《海峡都市报》消息,快期末考了,8岁的福州男孩小冯提了个问题,不少家长、老师都答不准。这个问题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是怎么蹚的?
后羿射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教科书写入这个故事,没有任何问题。此事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课文里有“蹚过九十九条大河”这个内容,如果我们找到《淮南子》对这个故事的描述,会发现并没有这个表述。另外,我也没有在其他古籍里看到“蹚过九十九条大河”这个细节的描述。那么,这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编教材的人自己加上的话。
这样的“操作”在中小学教科书里十分常见。囿于古文阅读的门槛,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大多是对经典篇目的缩写、改写,有些细节被删除、增加,也在情理之中。或许是编者大意了,没有想太多,就加了“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的内容,这里的“九十九”大概也是泛指“很多”的意思,显然不可能真的去数有多少条河,毕竟“九”在传统文化里就泛指极大的数字。
此事之所以有争议,根源还在羿射九日只是个神话传说,并非历史事实。如果这个故事是信史,那么增加任何无端乃至谬误的细节,都是无法被人接受的。但神话传说不一样,它虽然有对真实历史反映的一面,但更多是古代先民的想象与创造,属于广义上的文学创作。就像我们不能用气象学去分析《三国演义》里孔明借东风是否合理,因为这些内容本来就是虚构成分居多的。
因此,讨论羿射九日这个故事本身细节真实与否,其实意义不大,但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却是值得深思的。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孩子能有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非常难得。其实不少孩子天生就有这种精神,却在现实的规训里一点点消磨殆尽。
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看待孩子独立思考的问题。目前,教育与舆论场上对此有两种极端看法,要么认为孩子最好别有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否则将来到了社会上难以“成熟”,有可能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甚至变成“愤青”。另一种偏激的看法,则过度讲究“质疑”,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以及“权威”都是错的,走上了“唯我独尊”的偏激道路。
其实,这两种极端思路都是不合理的,我们既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有质疑精神,同时还要防止他们落入“杠精”的陷阱。就像对待此事,不要打压孩子质疑教科书的精神,但也要跟孩子讲清楚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做到“精准引导”,这样才是理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