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确定于11月底前在全国实施“携号转网”,然而不少消费者表示,在办理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被捆绑套餐、拖延办理时间等种种障碍。(5月23日新华网)
携号转网不容易,“体面分手”实在难。
随着倒计时的临近,基础电信商为了挽留老用户几乎是使尽浑身解数:要么小恩小惠,感情留人;要么捆绑条约,合同留人。总之一句话,既然来了,就不要急着走。记者从黑猫投诉APP上,以“携号转网”为关键词查询,发现不少消费者投诉办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取消套餐时又被捆绑新套餐,以157/188/170开头的移动号段不能转,ABBA、AABB等“金牌号码”不能转网……携号转网的的确确遭遇着“分手难”。
事实上,携号转网是真正实现消费选择自由的关键环节:号码在手,说走就走。据工信部规定,申请携转的号码只要满足已在携出方办理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待“转网”号码正常使用(非挂失、停机)、已结清当月实时话费以及相关账单费用等七大条件。为了营造“体面分手”的良好氛围,今年3月,工信部再次明确,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利益最大化之下,运营商确实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纠缠冲动;二是面对消费者的“分手难”,职能监管部门也没有闲着。
从2006年提出“用户拥有自主选择同一移动号码归属地内所有资费方案的选择权”,到2019年携号转网的最后一只靴子落下来,前后博弈了十三四年。最新的消息是,工信部已组织相关企业在5个省市进行了携号转网的试验,目前已累计完成近200万人次的携号转网工作。一个共识是比较清晰的:技术上携号转网的难度,显然要远远小于运营商设置壁垒的高度。这就像提速降费一样——虽然迟早要割肉,套路还是要玩一玩。
可以想见的是:越是店大、越是心慌慌。这就不难理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清新悦目的“查网龄送流量”、史无前例的“8元保号套餐送宽带”等活动为什么层出不穷了。无论是“用户净流入”还是“用户净流出”,有人看到危机,有人看到生机,唯一的杀手锏就是服务的性价比。某种意义上说,携号转网打破的就是电信消费中的“号码依附关系”,选择权回来了、用脚投票落地了,再是牛气哄哄的卖方也要对买方陪个笑脸。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竞争。由此可见,不管市面上有多少家服务企业,只有消费者选择自由了,疑似垄断格局才会被打破,运营商才会真正懂得尊重并敬畏消费权益与自由。
说真的,运营商的紧张,就是消费者的幸福。不过,当携号转网遭遇“分手难”,权力部门不能作壁上观:深情挽留的就罢了、死缠烂打的还得管管。毕竟,感情来了挡不住,感(服)情(服)淡了莫强留。(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