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东航点赞”刷屏了!这不是一条广告,却起到了远胜于广告的传播效果。网友刷屏源自一则暖人新闻:3月27日,上海飞往伦敦的MU551航班,因一旅客突发不适,折返备降北京首都机场,而为了确保安全着陆,机组更是空中放油39吨。
通常来说,只有发生影响飞行安全或旅客生命安全的突发情况,机组才会放油、备降、救人。这也意味着航空公司需要付出巨大的燃油、人工、时间以及其他附加成本。但与这些看得见的成本相比较,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成本衡量的。人们之所以感动刷屏,正是因为机组人员舍弃了经济利益,救人于生死一线间,生动诠释了生命无价的价值观。也正是因为这种价值观的存在,社会才变得更加良善,人与人之间才感受到更多温暖。每个人都有可能不期而遇各种困难甚至灾难,就像MU551航班上突发不适的乘客一样,但只要大家都信守生命无价的价值观,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坎。
其实,类似的备降救人并不鲜见。2017年11月,南航从纽约飞往广州的CZ600航班为救治旅客备降冰岛一机场;2018年3月,东航从上海飞往纽约的MU587航班为救治旅客备降安克雷奇机场;今年2月,国航成都飞巴黎CA457航班为救治旅客备降西安机场……近年来,民用航空运输快速发展,旅客运输量不断攀升,空中紧急医学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国际民航业内不完全统计,空中紧急医学事件的发生率为22.6例/百万旅客,其中死亡率为0.1—0.8例/百万旅客,每100万次飞行中就有210次因空中医学事件而紧急备降或返航。航空公司备降救人让人感动,值得点赞,但这毕竟属于应急反应,最好的办法还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进一步完善飞机旅客急救体系,尽最大努力将各种危险提前排除。
目前,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机上广播征集医务人员提供自愿救治的方式,并视情况选择返航或备降,而机场医疗急救部门对患病的旅客采取急救措施并转运至医院。这种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了空中救助的质量与效率,不过也要看到当前老年旅客乘机占比不断加大,旅客对自身健康是否适合搭乘飞机认识不足,而网络购票使得航空公司无法全面了解旅客真实健康状况,机上医务和急救人员也难以满足突发病情医救的实际需求。这些都对完善飞机旅客急救体系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提高全民健康乘机意识,避免在空中发生紧急医学事件。
完善飞机旅客急救体系,首先要提升航空公司急救处置能力,既要能够帮助旅客确认是否适合乘机及需随身携带的药品,又要能够识别常见疾病、使用医疗器械、实施救助措施;其次是扩大空中医疗志愿者队伍,动员更多医务人员加入,当发生空中紧急医学事件时,航空公司能充分利用卫星电话、空中Wi-Fi,与处于地面的医疗志愿者联系,开展远程医疗急救;再次是在征得旅客同意的基础上,建立共享的“常旅客医疗信息”系统,以便提前与旅客进行沟通,推广登机前医疗咨询,提供健康乘机建议,为旅客提供全流程安全服务。
生命无价的价值观需要用心呵护,飞机旅客急救体系也需要尽快完善。(丁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