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售假商家明明已败诉,为何还能把水搅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高文先
2019-03-21 13:20:00 
分享:

  3月14日,曾在拼多多电商平台开店的商家尹某某通过媒体投诉,称其在拼多多平台上不能提现货款。拼多多对此回应称,此举系因品牌方鉴定尹建勇有明确售假行为所致,法律程序履行完毕后此商家共计32万多元钱款将全部以无门槛代金券形式赔付至受其侵害的消费者账户中。(深圳新闻网3月20日报道)

▲拼多多售假商家尹建勇在接受媒体问询时承认,去批发市场档口拿的货,没有品牌方的授权和品牌检测。

  每年的“3·15”前后,总是会有很多维权的案例通过新闻媒体披露出来。客观而言,媒体关注也确实能够对制假售假者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进而促进事情的快速解决。比如,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款“社保掌上通”APP违规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后,工信部即在第一时间责令国内主要应用商店全面下架该款APP,并对责任主体杭州递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核查处理。

  然而,媒体曝光,首先应该建立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此前,尹某某已就货款事发起诉讼,而公开的判决书亦显示,早在2018年12月5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就已一审判决尹某某败诉,驳回其讨要因售假被拼多多按照"假一赔十"规则赔付消费者资金的请求,6036.30元诉讼费亦由尹某某承担。

  也就是说,商家与平台之间的纠纷,已经有了法院的明确裁决。这个时候,商家再到媒体上“大倒苦水”,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弱势的权益受损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便不服一审判决,也应该依法进行申诉,而不是希望通过媒体施压,来寻求对自己更好的结果。

  这是因为,媒体天然具有的“放大机制”,会把各方的声音,尤其是看似“弱势”一方的声音放大。而在事实不清,或者有人刻意把水搅浑的背景下,一旦产生先入为主的倾向性认识,即便之后再进行澄清,往往也已经给平台带来了声誉上的损失。这其实也是一种试图通过舆论干预司法的表现。

  尤其让人不解的是,一个售假的商家,哪来的底气那么理直气壮?据披露,2017年11月,拼多多平台在巡检抽查中,查明尹某某的店铺涉嫌销售假冒劲霸男装皮衣,经品牌方劲霸男装公司对样品鉴定后出具《鉴定报告》,认定送检商品为假冒商品。之后,平台通知尹某某进行申诉,但其未提供任何有效证据证明其所售商品为正牌产品,亦不同意依据协议和规则对其售假行为向消费者做出赔付。随后,平台依据协议于2017年12月17日限制该店铺提现,涉及资金32万多元,并对店铺进行全店下架、永久清退的处置。

被法院认定为证据的无锡某店铺因售假十倍赔付消费者的赔付记录

  本来,这是一起平台坚决打假的典型案例,不仅表明了平台打假的决心,也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点赞。然而,尹某某先是起诉,败诉后又向媒体投诉,从而使得一场原本非常清晰的"知假售假"案件,逐渐演变成纷纷扰扰的舆情。

  事实上,类似的"不实抹黑"并非个案。2018年6月,在拼多多赴美上市前夕,7家售假商家聚集在一起,到拼多多总部进行所谓"维权",同时散播"拼多多靠罚款牟利"谣言,以期要回待赔付的消费者赔付金。

  纷纷扰扰的案例让人深思当下的打假环境。为什么人们一边对商家的制假售假深恶痛绝,一边却又在具体的个案中滥施同情,采取“选择性”抹黑的策略?媒体公器缘何成了混淆视听者的表演场所?

  凡此种种,均表明,在当下,打击假冒伪劣仍任重道远,不仅需要监管部门严厉惩治,也需要企业坚决打假,决不退让,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净化制假售假的社会土壤。要努力培植让消费者理直气壮的环境,而不是相反。(高文先)

关键词:拼多多,“315”责任编辑: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