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同款锅底、圣旨菜单、故宫印章……餐厅有着浓浓的宫廷气息,看了简直欲罢不能,这就是故宫“上新”的火锅店。
有故宫文化加持,餐厅很快成为了北京新晋打卡胜地。据报道,开业以来餐厅就一直处于爆满状态,店里在晚上5点半后才供应火锅,一直营业到22:00,但不少为火锅而来的食客下午就在门口排起长队。且此餐厅在知名餐饮平台跃居京城火锅热门榜榜首。
故宫这几年因多种“爆款”文创产品收获了大批粉丝之后,在“网红”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当初的庄严、肃穆被“接地气”“幽默风趣”所代替。如今,到故宫周围转一转会发现,所谓“皇城脚下”,满满都是“生意”的气息。
火锅店的开张,更为这种气息加了一剂“猛料”。
而就在很多人“忙着吃火锅”时,有人质疑:商业气息太浓,故宫还是故宫吗?甚至有人搬出了十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星巴克事件”。
2007年,已经在故宫入住了6年的星巴克,被知名主持人爆料并抗议,要求其撤出故宫,随后引发热议。半年后,星巴克迫于压力,撤了故宫分店。
需要注意的是,当初多数人反对星巴克开在故宫,主要因其与故宫的传统文化不太和谐,破坏了故宫的历史厚重感。从这点来看,火锅店倒是很切题。
稍稍梳理会发现,近些年故宫“折腾”得有些厉害。故宫口红,赋予雍正、乾隆卡通形象,故宫咖啡店等等,这些举动,听起来似乎都不那么“故宫”,但细细想来,一切又都“挺故宫”。
这个600岁的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不断产生热点、形成话题,“活起来”的故宫,推出的众多“爆款”产品,让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其中,这看似是对潮流的迎合,实际上是与时代的接通、与人的接通。
破解博物馆“轰轰烈烈建、热热闹闹开、冷冷清清守”的尴尬,故宫的文创之路则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且是成功案例。
2月17日,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晒出故宫账单: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其实,无论是故宫还是其他古建筑,价值体现在其承载的历史本身。这些历史只有与现代人发生了关联,它们的核心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产生影响,否则就只能是一个陈旧的、冷冰冰的存在,叫人敬而远之。
但值得警惕的是,无论选择怎样的“文创”,都要坚持一点,“故宫必须一直是故宫”,不能本末倒置,对文化造成伤害。
回到故宫开火锅店的事件上,不妨多点耐心,说不定有些人因为一顿火锅就爱上了故宫文创、爱上了故宫。(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