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新办1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到,近两年出于保护环境等目的,有一些地区叫停了水产养殖,拆除了网箱网围。对此,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一些地方在处理水产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比如搞“一刀切”,一禁了之、一拆了之,一律拆除、一律禁养,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我们是不赞成的。
一些地方之所以一禁了之、一拆了之,表面上看,是因为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看法,说水产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环境。于是有的地方一刀切地强行拆除围网围箱。比如江苏宣布,要在2020年前取消太湖围网养殖,恢复养殖区原有生态面貌,有的地方就出现了半夜偷偷捣毁养殖户虾池和大棚的做法。
现在中国人吃鱼吃虾吃蟹已经没什么问题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水产养殖业大发展。2018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如果大面积“一刀切”叫停水产养殖,中国人还能“食有鱼”“年年有余(鱼)”吗?
其实,早在去年5月,生态环境部就出台了《禁止环保“一刀切”意见》,明令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做法,要求各地坚决避免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该意见出台后,各地各级政府层层出台、转发相关意见,看似都用心领会、见诸行动了。但8个月过去,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旧话重提,农业农村部承认一些地方在环保上还存在偏差,说明层层转发文件之后,在落实上还是打了折扣,文件与现实出现了脱节。
这两年,媒体上不时传来一些地方全面禁养、一拆了之的消息,而被禁的不只是养鱼养蟹,还有养猪养鸡养鸭等产业。2017年10月,广东省四会市全市禁养生猪消息传出,而当地政府澄清,其实他们早就禁养,现在只是落实早年文件精神。后来又有东莞、佛山等加入“落实禁养”行列。有些地方不仅禁止投饵、肥水养鱼养虾,还全面禁止在自然水体养殖鱼类。
但正如生态环境部在《禁止环保“一刀切”意见》中指出的,“一律关停”“先停再说”“一禁了之”的做法其实只是一些地方应付中央环境督察的敷衍塞责之举,是典型的环境保护乱作为,也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
这种严重的官僚主义,本质是对中央环境督察应付式交差,而不对人民群众负责。在环境保护上,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平时“不烧香”,中央环保督察组一来,他们就搞“军事化管理” “下死命令”,工厂、开发区关掉,养鱼围网、养猪场、养鸡厂一律拆除捣毁,以保住自己的官帽为最高目的。为了保住官帽,工作上难免不择手段。
官僚主义者基本上是“三不顾”:一是不顾市场需求,二是不顾法律法规条文,三是不顾人民群众死活,四是不顾党和政府形象。所以环保“一刀切”也被指为一种高级黑。
这里的一个真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水产养殖以及其他养殖业之间的关系,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绿色发展理念框架下,我国环境保护今后只严不宽,环保标准只会越来越高,这种高标准的执行也只会越来越严格。但这决不是要放弃水产、禽畜养殖业,实际上,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关市场需求只会增长,养殖业仍然大有可为。
克服环保领域的官僚主义,一方面要改变应付上级环保督察的敷衍塞责态度,要着眼长远下苦功;另一方面要着眼绿色发展,认真研究、着力推动绿色水产养殖、禽畜养殖。根据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水库等天然水体要禁止投铒养鱼养虾养蟹,同时推广科学设置网箱网围、开展养殖尾水和废弃物治理。
推广绿色养殖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攻坚克难,但这正是政府应负起的责任。避免上级环保督察时的狼狈和粗暴,并无捷径可走。(杨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