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告别——
特约评论员:李勤余
有人说,2018年是一个伤感的年份。因为有太多熟悉或不熟悉的大师在这一年里,与我们挥手告别。金庸、单田芳、二月河、李敖、丁广泉、常宝华、师胜杰、李咏、斯蒂芬·霍金、老布什、科菲·安南、斯坦·李……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逝。一念至此,不免伤感。
临近年终,可以想见,这些大师必将出现在数不清的纪念文章里。也因此,不想再一次介绍他们的传奇人生,亦或是在人类精神领域创造的巨大成就。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怀念上述大师,也与那些炫目的履历没有多少关系。在他们陪伴下走过的一段段人生路,才是我们永难忘怀的回忆。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不久前,李泽厚在文中批评金庸“小气”,惹来无数网友的吐槽。其实,老先生的文章题目,到底还是《重视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当然是由金庸奠定的。至于这个地位到底有多高,不妨留给学者、专家去评价。对我们来说,对金庸作品爱不释手,捧读到天明的少年时光,才是最珍贵的。满脑子乔峰、杨过、令狐冲等大侠的形象,恨不得冲上街头行侠仗义的那股子劲头,是再也回不来了。
同样回不来的,还有那些旧时的共同话题。作为一个对相声文化谈不上精通的南方人,本人对丁广泉、常宝华、师胜杰等相声前辈没有多少了解。但显然,相声、小品等表演艺术形式已经离舞台的中心越来越远。不必急着为它们唱挽歌,如今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文化日益多元化、小众化的时代。只是,“领导,冒号”“队长别开枪,是我”等经典台词,到现在被我爸说出来,还能引来全家会心一笑。这种情形,怕是不可能再现了。想想,现下网络段子的生命力,恐怕只能以天计吧。
比相声、小品更衰微的,可能正是评书。依然记得,小时候常见爷爷捧着收音机,仔细聆听里头传出的抑扬顿挫。据说,单田芳先生每天清晨4点多就起床,点上一支烟,沏上一杯茶,然后开始备课:今天要从哪儿讲到哪儿,头怎么开,尾怎么收。爷爷对我说,故事好听,因为讲的人用功。做人也是这样,勤勤恳恳,才能有收获。可他老人家如果还活着,一定想不到,现在的年轻人只要在屏幕前支起一个麦克风,唱几首歌,就能赚取单田芳先生都不敢想的财富。
告别,也不仅仅意味着无可挽回的逝去和无可奈何的伤感,更能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作为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去世竟在网络世界上中引起广泛争议,就是一例。他的小说,算不算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这一问题,早已超越了文学范畴。依我看,不管二月河的反对者和支持者的看法是否准确,相关讨论都是有价值的。这至少证明,当下中国,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再向权威投降的人数正在增多。尽心尽力描绘清王朝落日余晖的二月河,也许不曾想到,他的小说还会有这等作用。
更令人唏嘘的是,著名主持人李咏的猝然离世。说此事突然,倒也不尽然。在告别这个世界之前,李咏和他的妻子哈文,已经在美国和疾病搏斗了许久。只是,赴美一事也惹来了互联网上的恶意口水。诋毁其改换国籍者众多,但也让我们在他过世后亲眼目睹了人情冷暖。让人感动的是,妻子哈文每天在微博上雷打不动的问好。真情,无需用言语来描述。回过头再看,这位在舞台上风格张扬的主持人,在离世时如此安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珍惜身边人,这是个朴素又简单的道理,但是,永远不会过时。
“漫威之父”斯坦·李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所有观众还能在接下去的超级英雄电影里见到他的身影。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这位老人的生活并不如意。但在屏幕上,他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乐观、幽默的形象。他说,我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想让大家开心。听上去很简单,但能一辈子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说实话,有些大师的告别,并没有对本人的心灵构成太大的冲击。比如,可爱的斯蒂芬·霍金先生。必须承认,他的人生是传奇而又励志的,但他的故事就和他的《时间简史》一样,离我太过遥远。又比如,政治家老布什先生的人生经历同样丰富得很。只是,他注定会被我逐渐淡忘。
而这一年里的有些逝者,算不得什么大师,却不应该被快速遗忘。比如那位命运多舛的香港女演员蓝洁瑛。到底是她疯了,还是这个容不得出挑个性的世界疯了?那些伤害过她的人,为何能够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在她凄凉离世后,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不出意外,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只能仰望大师们的背影。但他们,终究也曾和我们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也曾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饱尝过世间的人情冷暖。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感谢他们,曾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别忘记,那段岁月,我们一起度过。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