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联合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8-2019)》,其中认为,目前居民财富基本上被房地产“掏空”,部分中产人群和中下收入人群被房地产“套牢”。
此前,已经有多份研究报告认为,房产在中国居民财富中占有较高比例。如去年5月经济日报社和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7)》显示,在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占比为65.99%,其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8.68%和55.08%。现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8-2019)》再次印证了这一判断。
造成“居民财富基本被房地产掏空”,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国内一直缺乏安全、回报率可观的投资渠道,于是房子就变成了投资品。但是,随着中央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后,投资炒房得到有效遏制,避免了更多中产人群被房地产“套牢”。
又比如,进城农民在城市缺少住房,新一轮去库存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以货币化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工购房。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农民工购房后居住权益获得更好保障,但同时个人有限的财富也被房地产“掏空”,这对农民工家庭和城市都会带有不少潜在的不良影响。
再比如,不少地方对房地产过度依赖,造成房地产过度发展,继而“套牢”很多居民或者“掏空”很多居民财富。最近,有媒体根据今年前三季度31省份GDP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搞了一个31省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排名,相关数据值得重视。当房地产过度发展,就会带来房屋库存压力等问题,而去库存就会造成更多人被房地产“套牢”。
虽然居民财富基本被房地产“掏空”,也让居民财产性收入获得增长,但我们要看到,只有部分居民是受益者,比如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居民,财富才可能因房价上涨而增长。只有一套住房的家庭,房价上涨没有多少意义,而被房地产“套牢”后,财产性收入很难变现。
所以,居民财富基本被房地产“掏空”,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有很多潜在问题。对于被房地产“掏空”“套牢”的居民来说,不仅个人“充电”提升职场竞争力会受影响,而且生活质量也会深受影响,甚至有病不敢去医院,因为居民财富是有限的,而改变生活质量则离不开钱。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虽然从房地产获得了数字可观的卖地收入和房地产税费,但居民财富被“掏空”之后,会影响居民可持续消费能力和经济活力,继而影响地方经济、税收增长。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有得也有失。更重要的是,地方经济、财政收入依赖房地产会有风险。
从国家层面来说,一方面,居民财富基本被房地产“掏空”,会影响到消费升级,因为消费升级需要收入增长或财富增长来支撑。另一方面,很多居民被房地产“套牢”,等于捆住了房地产调控的手脚,因为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也是一项重要承诺。
我国早就明确了“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果楼市调控导致房价大幅下跌,继而造成购房居民财产性收入下降,就会影响这个目标的实现。另外,居民被房地产“套牢”,房价下跌后可能会出现不稳定事件。所以,房地产调控只能稳定房价。
希望有关方面看到居民财富基本被房地产“掏空”“套牢”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相关风险。要弱化房地产在地方经济中的角色,减少对房地产依赖;同时增加更多公租房让进城农民入住,而不是鼓励买房;要引导居民财富多元化投资,而不是只专注于投资房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