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当“感恩教育”成为一场道德表演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赵清源
2018-11-24 11:36:34 
分享:

  近日,网络上一则中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2000多名学生集体身穿校服、排列整齐与父母相对,在主持人“深深感谢你给予我生命”“父母者,人之本也”等台词下,向父母三叩首。现场不少人流下了眼泪,但也有网友质疑这种感恩教育是“作秀”,涉嫌“道德绑架”。11月22日,该校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叩拜只是一种感恩的形式。(11月23日澎湃新闻)

  其实,类似这样的“感恩教育”年年都在上演,开学伊始来一个,即将毕业来一个,重阳洗脚来一个,感恩过节来一个……感恩,这两个都有“心”的汉字,已经变成了一场场荒诞的道德表演,也和真正的感恩越走越远。

图片来自沁阳市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号

  这样的“感恩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简单粗暴且恶俗不堪,不仅没有升华感恩,反而贬损了感恩的价值,可能只会让孩子逐渐看穿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和虚伪。在这种“感恩教育”下,孩子们不但难以理解和学会感恩,还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学会了虚伪的两面三刀。

  如果内心毫无触动,人是无法学会感恩的。即便学了,也只是学一个表象。因为只有多在成人面前如此表演,才能获得表扬,孩子完全没有从心里认识到感恩的意义,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恩之心。这样的“感恩教育”比拼的是演技,而不是感恩。独生子女一代大量涌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于此可见端倪。

  历史上类似的道德表演不胜枚举。比如汉代倡导以孝治国,又依靠察举制来遴选官员,即举孝廉,孝和廉,考察的不是才,而是德。汉武帝创立这一制度的初衷当然是为了将“孝顺”与“廉洁”的人才全都纳入麾下为其所用,但是这同时意味着,“孝”与“廉”成了一种商品,可以用来交换功名利禄。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之下,举孝廉迅速变成了全国范围的一场作秀活动,许多人都挖空心思,不断创新地表演孝的事迹来博出位,博眼球。彼时,读书远不如修炼演技更加重要。当时就有童谣讽刺这一现象:“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两千年后,当感恩教育成为一场场浮夸的道德表演,感恩走样了,变味了,也背离教育的初衷。在《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朱熹在这里注解说,“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意思是说,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而和颜悦色地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便称为“色养”。色难,就是心难,因为和悦的脸色出自内心,真正的感恩也是发自内心的。以此观之,这样的“感恩教育”不仅和传统孝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还可能重复历史,使感恩走上歧途。

  真正的感恩,很难靠一次煽动性的表演就激发出来,喊出来的口号轰轰烈烈,却很难生根发芽。

  真正的感恩不能通过浅薄教育和强行要求养成,只有从家长老师日常一点一滴的行为中感受到感恩是什么,才能潜移默化,内化成孩子自身人格的一部分。

  真正的感恩是一个健全人的基本情感,它包括了对家庭、对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意识。

  真正的感恩应该来自于深层次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

  真正的感恩应当教育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理解父母的辛苦,把担当和责任的种子植进孩子的心中,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从父母、师长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会他人的关心,学着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心父母师长。这比起运动式的、洗脑式的演讲和表演更有效、更有意义,既能内化于心,又能外化于行。(赵清源)

关键词:感恩,教育,表演责任编辑:郭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