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双11”,又是数亿人参与的消费狂欢。对于“双11”挖掘出的消费能量,数据做了最好的注解:天猫披露的数据显示,仅用2分05秒,该平台成交额(GMV)超过100亿元,5年前GMV破百亿则耗时近6个小时;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22点56分,其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今年加入鏖战的还有“社交电商”拼多多。整体上看,今年“双11”交易额再刷记录、再创新高已无悬念。
从最开始的电商网上集中促销时点,到最著名的“人造节”“全球购物狂欢节”,再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新形态、全球大协同,已走过10个年头的“双11”,俨然成了中国市场进化的浓缩剧。而消费无疑是支撑“双11”从去库存的营销手段变成释放商业力量的现象级事件的直接驱动。
本质上,“双11”是在为中国社会的消费潜力“测压”。“双11”贡献的数千亿规模成交额,亦是打量中国社会消费潜能的镜子,既反映出消费市场既稳又快的增长,又丈量出了互联网带来的新要素分配机制红利的厚度广度。对时下的中国经济来说,让“双11”发掘的社会消费潜能得到更充分的释放,也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经济转型期间的作用尤为关键。近年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之类的表述,也频现重要政策文件中。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78.5%,可见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渐次成形。
也正因为消费的价值日渐凸显,今年9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提出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破除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说,以往的促消费政策多是服务于稳增长目标,注重从需求侧发力,那这就是着眼于更宏大的视角和更长远的目标,做出了全局性的制度安排。
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已成大势所趋。而需求引领的“双11”,无疑成了观测“促消费”政策效果的展示台,寓于其中的消费升级态势,也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就今年“双11”看,有些趋势就颇堪寻味:除了成交量额的指数级增长,近几年成交额增速最快的类目不再是服饰鞋包,变成了医药健康、家装家饰、美容护理、书籍音像和3C数码等。也就是说,人们对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类需求量在大幅增加;参与网购的人群,从大都市的白领、学生向低线城市的手机网民扩充,从青年人群向老人小孩拓面,这也意味着,线上消费群体正不断扩围。
这一趋势跟当下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整体势头契合——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的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也充分表明,满足多样性的、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仍有巨大的空间。
网购人群急速增加,说明以往长期处在水面之下、视野之外的“塔基市场”,正逐渐浮出水面,而具有全品类的电商平台构建起的成熟化消费细分市场,满足了这些人的需求。此前有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大约1200个县级的三级城市,3.44万个乡镇和61.4万个行政村的消费还没有被充分满足,其潜在需求规模惊人。而移动互联网及数字化物流,在加速覆盖这些潜在的线上消费人群。可以预期,当那些低线城市和农村民众的消费需求被更多地挖掘,中国社会也会更具活力。
毋庸讳言,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的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还落后于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而电商平台显然在缩小了这层供需差距,互联网带动消费升级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升级的支撑。眼下的几大电商平台,都已变成商业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正是由于其铺下的数字化通道,提供的商业操作系统,线上交易才会畅通无阻,而“双11”则成了一次集中演练。某种意义上,“双11”能成为消费带动全民盛事,也是互联网的外部性的典型体现——它影响的不只是科技产业,还有消费活动。
“双11”非但为企业开辟了网上销售通路,还推动了消费者导向的运营模式、下游拉动型供应链和商品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些变革离不开大数据和云网络的强力支撑。过去,我们压根无法想象,1天10亿个快递会是什么样的。但现在,天量包裹洪峰却能平稳度过,这靠的就是物流供应链高度协同的智能化生态。这也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打好了“数字化硬件基础”。
正如一些经济学者所认为的,以要素效率提高为基础的内生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日显关键,而消费正是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双11”测试了中国社会消费潜力,也希望这股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进而助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走得更稳更远。(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