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有网友发现吉林长春公交集团的公交车刚装了两天的“暖心坐垫”出现了大批丢失的情况,有的车队刚装上一个小时就丢了6个。针对暖心垫丢失的情况,长春公交集团表示十分无奈,但是仍然会继续坚持公益产品的投放。而社会学专家表示,公益活动从策划时就要提醒市民公益产品公共属性,应注意“防小人”,但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
“暖心坐垫”,其本身包含了爱心与服务,理应获得点赞与赞美。然而,“暖心坐垫”的便携性与非固定性,就一定无法“防小人”——小人之说尚需商榷,让一个百万富翁去拿一个“暖心坐垫”回家放到沙发上,是一种奇谈与悖谬,而只有家庭条件不好甚至贫穷的家庭人士,才可能将其当成至宝拿回家去当“冬天的礼物”。因此说,“暖心坐垫”与其说是要“防小人”,不如说是事实上“济了穷”。
“薅羊毛”,“揩油水”,可指某些贪官污吏,但更多的适应于经济条件差的穷人之“捡漏”。如同《一九四二》电影中所反映的年代论穷人之“薅羊毛”“揩油水”,正是一种穷困状态之下的生存之需。同理,“暖心坐垫”之所以被某些乘客当宝而绝不可能被富翁当宝,所折射的都是同一道理,而未必就可以反证道德低下,甚至直指其为“防小人”。
“暖心坐垫”,真正折射的是服务硬件之窘。拿私家车作比方,一般车辆座椅无需再加装凉垫或者暖垫,一是累赘多余,二是私家车内冷暖可调节。反观当下的公交车现状,恰恰少了车内空调这一节。再看看公交车内硬座,若干年内虽说不断完善更新,但至今没有几辆公交车安装过冷暖适宜的软座,而永远只是硬座。这种硬座的舒适度暂且不提,就其硬座的冬天之冰冷来说,敞开的车窗或者根本没有空调的车内温度,一坐下去的感觉就是冰凉刺骨。而一旦占到一个刚刚离开乘客的座位,那种人体所带来的温度,是不是就让你体会到春天般的温暖——非坐过公交车的经济条件差的人永远无法体会,而只有大众与穷人,才会有如此这般的感觉。夏天太硬,冬天太冷,如此“硬板凳”“冷板凳”,还不能反证服务硬件不足吗?
世风日下,道德低下,“防小人”“被顺走”“当贼防”,种种说辞直指乘客的道德水准太低下,以至于让公交公司防不胜防。但恐怕没有人看到我们的公交车乘坐硬件该上一个档次甚至两三个档次了。(李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