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之二: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精准脱贫之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蔡洪坡
2018-10-09 15:22:00 
分享:

  河北阜平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阜平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建档立卡时的10.81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2.6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4.4%下降到13.8%。这些还只是2017年的数据,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仍将有一大批贫困户脱贫。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让前往调研检查的省委书记王东峰十分欣喜。(长城网10月8日报道)

这是省委书记王东峰在楼房村调研检查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记者 庞晓玮 摄

  阜平县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山地面积占到了全县土地面积的8成以上,荒山多、耕地少,矿产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等等,这些沉重的现实状况,让阜平县背负着沉重的发展包袱。 “十二五”初期,阜平县的贫困发生率为54%。2014年,全县共精准识别贫困户4.44万户、10.81万人,建档立卡。由此看,阜平的脱贫攻坚任务不可谓不重。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也不行,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对阜平县来说,一方面,需要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又需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完成这一庞大复杂的工程,必须要做到精准。唯有如此,才可起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脱贫工作才会快速推进。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调研时强调,脱贫攻坚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

  精准脱贫要精细化管理,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批分类精准施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阜平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高山气候适宜出产优质菇,而且由于东、西部山区的海拔差,可以终年出菇;空气、水、土壤好,没有工业污染……”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站长、挂职任阜平县副县长的通占元“把脉"阜平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度被视为阜平包袱的广袤山地,也可以转化为优势,只要方法得当。

  在阜平天生桥镇,村民们曾一直沿袭多少年来的种植方式,种一些地产玉米,经济效益寥寥。可如今,天生桥镇已经成为规模化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了近万户农户种植食用菌。今年,全县将发展食用菌3.2万亩,带动10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万元以上;

  在阜平镇楼房村,全村228户、662人已真真切切地住上了楼房。曾几何时,这里的村民们还散居在深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潜力不大。

  像楼房村这样条件恶劣,发展潜力不大的一些村子通过易地搬迁,获得重新发展的机会。今明两年,阜平县将完成6万人搬迁任务。而搬迁后,与之配套的产业正在谋划兴建之中;

  在龙泉关镇顾家台村,一座箱包加工厂诠释了顾家台脱贫的“精准度”。顾家台村中常住村民多为老人和妇女,顾家台村利用了一座废弃的粮站开办了一个箱包加工厂,这座箱包加工厂是从白沟一家皮具公司引进而来,吸纳了大批顾家台村民在厂内就业。

  从2014年开始,阜平县就引进了300多家来自白沟的箱包企业,一些闲散劳动力可以就地打工,不离土,不离乡,也增加了收入,挣钱顾家两不误。

  阜平镇改造荒山发展林果业、城南庄镇瞄准了乡村旅游、北果园乡依托当地大枣开展深加工······

  如今,纵观阜平县,各个乡镇结合各地特色优势,发展不同项目,在差异化中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阜平县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已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一个贫困县脱贫有路子的样本。阜平县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蹄疾步稳,谱写了新时代的美丽篇章。(蔡洪坡)

关键词:阜平,精准脱贫,因地制宜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