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青少年健康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会上透露,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发病率接近10%左右。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这一领域的诊疗规范,但正在制定之中。
“网瘾”影响孩子的前途与健康,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话题。有人认为,“网瘾”可以说是一个仅次于“毒瘾”的社会毒瘤,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网瘾”的危害更大,它不仅体现在影响身体健康上,还体现在造成认知障碍、心智情商失常、逃避现实与社会适应困难、学业荒废、人际关系恶化、严重的心理冲突等等方面。但是,从严格的医学意义上看,“网瘾”算不算病,诊断标准是什么,又如何治疗……这一连串的疑问,近年来也一直困扰着社会,不仅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交锋,而且很多观点已付诸实施,比如不少机构早就将“网瘾”当成了疾病,且按照自己的套路进行干预和治疗。
在标准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各自为政的做法导致了诸多严重后果。一些地方自行设定的诊断标准过低,将连续数小时玩游戏、几天不出门等,都归为诊断标准,引发了民众的吐槽。几年前,电击、强体力训练等,被当成治疗“网瘾”的常用手段,由此导致多起“网瘾”少年在培训机构内死亡。由于标准缺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只能通过统一诊疗规范来避免。
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出现在成瘾性疾患章节中,开启了这方面的权威解读。现在的分歧点集中在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如何制定等方面。目前,国内专家已经着手制定规范,正式的版本发布在即,“网瘾”诊疗有望进入规范化阶段。
但是必须注意,这个规范制定得是否合适,将对诸多依赖网络者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如果诊断标准过低,可能导致游戏爱好者等被错误地诊断成患者。把没病诊断成有病所构成的危害,要比漏诊病人严重得多,因此标准制定理应少些严厉,只有保持适度的模糊,才能尽量避免出现“被疾病”的错误。
少些严厉,多些模糊,还因为当世界卫生组织把“网瘾”列入为疾病时,国内医学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不少医学专家都认为,过度依赖网络只是一个现象,它是导致疾病的原因而非结果,它和过劳、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导致疾病的原因一样,应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因素,至于是否能够直接当成疾病,业内的争议仍然很大,且这个争议仍会持续存在。因此,将过度依赖网络当成疾病来诊断,应该保持足够的谨慎。
制定诊疗规范的目的,是关心和帮助网络依赖者,不管是否达到了诊断疾病的标准,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诊疗规范没有必要制定得过于界限分明,即使一些真正的病人可能出现漏诊,也可以让干预和关爱手段更加丰富和多样,如此足以填补诊断时故意留出的模糊空间,使干预引导既涵盖真正的患者,又将依赖程度较高的非患者纳入其中。保持适度的模糊,不仅能够更好地干预引导网络依赖者,而且还能尽量减少因列入疾病导致的不利影响。(罗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