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有效预防和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清华大学将为全校教师提供教学过程中课程作业的查重服务,系全国首个对学生课程作业查重的高校。(9月12日《中国教育报》)
据悉,清华大学作业查重采用中国知网检测系统,在今年秋季学期开设课程的教师均可以院系为单位申请使用。查重系统包括三类检测,一是横向检测,即将上传作业与系统中已有的海量数据进行对比;二是纵向检测,可将往年的电子版作业打包,上传到系统中,防止上下年级抄袭;三是校内互检,防止同学之间的相互抄袭。
从制度的设计看,查重制度有多个面向,范围可谓涉及了课程作业“作弊”的多种可能。可以预期,如果这样的查重机制能够彻底执行,学生在课程作业、论文写作中试图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就将大大降低。
这一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不久教育部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虽然说,高校的“宽进严出”,不能仅仅体现在平时的课程作业管理上,但对学生平时作业的考核就严起来,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把关。
事实上,当前本科教育过程管理不够严的重要一点,就表现在学生只要能够在最后的学期考试中及格,就能够顺利毕业。换言之,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过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缺失的。而引入作业查重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空白。
不过,这一制度的真实效力,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作业查重不能只是“尝鲜”,到底是仅供教师选择性申请使用,还是强制性要求?查重的比例又如何确定?查重不过关的作业,该如何处理?等等细节都需要科学厘定。如果查重只是可有可无,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就不容高估。另一方面,作业查重,如何与更全面的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对接?要知道,本科教育过程管理涉及诸多环节,更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要求要严起来,对于教师的教学也该有相应的考核加码,只要两者相向而行,才能够真正确保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当然,任何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有理由相信,作为中国最顶级学府的清华大学率先推出作业查重制度,将在高校领域形成一种示范,后续或会有更多高校予以跟进。而这,也很可能只是大学“宽进严出”迈出的第一步。(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