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张医生蹲在手术室外与女儿视频连线的照片在网络上走红,记者15日了解到,照片中的主角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小儿骨科的医生马益善。照片拍摄时,他已经连续值班36个小时,做了10台手术,因为想念女儿,他只能抽空通过手机“隔空”与女儿视频,一旁的同事为他定格了这一瞬间。(8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值了36小时班做了10台手术,马益善蹲在手术室外用手机看半岁的女儿。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这一幕,释放的是暖暖的爱意,让人感受到的是,又一个平凡者人身上的不平凡。其实,像马益善这样的好医生,还有很多。媒体时有报道。
今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解洪涛医生,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19个小时,晕倒后经同事抢救才脱离危险。6月,福建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怡舜医生,连续工作17个小时,晕倒在手术台边。7月,辽宁抚顺市中心医院李炎医生,因右脚骨折,单腿跪在椅子上为患者实施手术3小时。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的医者仁心,深深感动着这个社会,也为促进医患互信,弥合医患关系裂缝,产生了积极作用。人们由衷地为之点赞。而在“看病难”仍是社会焦虑的当下,人们也期待有更多这样忘我工作的好医生。
不过,从尊重医生健康生命的角度看,笔者希望类似新闻,还是少些再少些。除非是执行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救援等特殊任务。
毕竟,人非铁打,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极限的。像马益善医生,值班36小时,做10台手术,其超高的工作强度,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得了。
据马医生同事讲,暑假接诊的孩子多,他们上班“5加2”“白加黑”,是常态。而一个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外科医生,会极其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手术。由此产生的精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长期如此,医生本人的健康也会出现问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安徽有一位医生,在加班给患者做手术时,因疲劳过度,猝死于手术台,年仅35岁,非常让人痛心。
医生忘我工作的精神可嘉,但像连续值班36小时、接连做10台手术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并不值得提倡。医院及其主管部门,则应在工作上严要求的同时,把医生的健康摆在重要位置。而让他们休息好,既是对其最基本的人文关怀,也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
几天前,江苏省环保厅的两份红头文件引发了舆论好评:一份是《关于印发加强人文关怀十项措施的通知》,另一份是《关于抓紧做好休假工作的通知》。细看文件知道,它们不过是重申一个常识: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只有休息好,工作才能更好。
就此看,合理调配医护人力资源,依法保障医护人员的休假权,该休假就“抓紧休假”,就显得尤为重要。道理很简单,一个医生纵使医术很高明,只有自身健康且精力充沛,才可能向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印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