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当重视少年版“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马常理
2018-08-06 09:34:21 
分享:

  留言“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后离家出走、失联两天多的江苏靖江市13岁女孩小玉(化名)8月1日晚已自行回家。“她没有身份证、手机,一个人去了杭州。”2日中午,母亲马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她在杭州坐车到靖江,又转车到市区,借了司机的手机给我打电话报信,家里人过去接了她。”(8月2日澎湃新闻)

  还记得3年前,河南一位女教师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离职,这份洒脱与率性,曾刷爆微博和朋友圈。

  这几年,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也屡有只身“看世界”者。2015年12月,南京市一位13岁少年偷偷从家开走一辆轿车,来了一次“说走就走旅行”。今年4月,一位14岁的南京少年在家里与母亲“一言不合”,竟然瞒着家长,只身坐火车到沈阳“逛故宫”。

  与小玉独自去杭州一样,这几位少年的离家出走,其家长无不心急如焚,也让所有关心他们的人捏了一把汗,更是牵动了大量的警力。比如南京警方就曾为那位驾车出走的孩子展开了一场全城大搜索。

  好在这些孩子离家出走后,有惊无险,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都安全回到了其家长身边。

  然而,类似少年版“看世界”,不是每一次都能有惊无险。此前,云南就有一位16岁少年,到西安第五天在骑车“游西安”时被水泥罐车撞亡。这样的悲剧,着实令人痛心。

7月18日,在安徽合肥城市阅读空间青秀书城内,孩子在爷爷的陪伴下阅读书籍。

  时下正值暑期,“看看外面的世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让部分未成年孩子跃跃欲试。如何关心孩子,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并帮助其正确规划暑期生活?如何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其“看世界”的诉求?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其一,对于孩子的监护责任,家、校之间须无缝衔接。事实证明,少年离家出走以及近日屡有发生的孩子溺亡事故等“暑假悲剧”,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假期内对孩子监护的“断档”。尤其是农村孩子,其父母大都在外地打工,多由孩子的祖辈承担监护责任。多因“隔代亲”或自身体弱多病等原因,无力管、不会管,监护孩子也由此产生盲区。监护责任不断线,孩子安全才能有保障。

  其二,切实把孩子的课业负担压减下来。这些年,孩子的书包越背越重,就算放了假,也并不轻松。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暑假变成“第三学期”,早就不是新闻。他们除了埋头于没完没了的作业,还被送到各类明知违规的辅导班、衔接班,参加未必感兴趣的“兴趣班”,也成为普遍现象。离家出走,或许是释放或逃避压力的一种极端方式。这也说明,喊了多年的“减负”,是时候“提速增效”了。

  其三,暑假,应合理释放孩子的天性。监护不是“画地为牢”,监护更不是完全的“我说你听”,否则就不是“好孩子”。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是许多孩子的天性。顺应这一天性,而天性是孩子创造力的摇篮。家长如果能多抽点时间,陪孩子出去看看,亲近自然,并让他们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去周边景点的短日游,往往也会让孩子们心满意足。这样的“天性”呵护,无疑有利无害。而那种把对孩子的承诺变成空头支票的做法,就更不足取。

  其四,政府、社会,也该给暑假里的孩子们多一些关爱。比如,向其免费开放当地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为其安全消暑、学习提供更周到的服务;电影院、游乐场等场馆,可适当让利,惠及学生,使其不出远门,也能享受到学习、游玩的快乐。

  这样,孩子们“看世界”的愿望、爱玩的天性,就会得到满足,江苏靖江那位13岁女孩只身“看世界”的新闻,自然就会越来越少。(马常理)

关键词:少年,看世界,旅行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