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射雕英雄传》三部曲英文版第一卷面向全球出版发行,年届94岁的金庸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射雕》对中国读者,尤其是武侠爱好者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作品。它在全球的出版,意味着中国武侠文学走向世界,无疑令国人感到欣喜。《人民日报》亦为此事专门撰文指出,“优秀的通俗文艺可成经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中国文学早已踏出国门,闯入了全世界的视野。从2012年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到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擒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再到2016年曹文轩摘得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桂冠……中国文学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可以大胆预测,在不远的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坛中取得一席之地。
不过,在这股看似不可阻挡的热潮面前,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须知,能否走向世界,与作品的接受程度有着直接关系,而不能简单粗暴地与作品质量划上等号。正如《人民日报》所介绍的,金庸小说中出现了现代个人观念(如郭靖的成长)、现代爱情观念(如杨过小龙女之恋)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如乔峰的家国意识)。上述要素,相对而言更易被外国读者所接收和理解。何况,金庸的小说叙事极为流畅,在结构安排和价值取向上都比较符合现代主流叙事文学的标准。外国读者未必懂得什么侠之大者,又或者问世间情为何物,但一个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好故事,足够让他们回味再三。
但这并不意味着,还珠楼主的仙侠和古龙的浪漫化叙述就逊了一筹。或许,古龙作品虚无缥缈的境界会让外国读者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对中国读者而言就别有韵味。事实上,这几位武侠文学大家的作品各有千秋,硬要分出个高下,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因此,把“走向世界”当作衡量中国文学作品的标准,实无必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文学作品能否“走向世界”也牵涉到不少作品以外的因素。多年以来,很少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使用英、法等国际流行的语言写作。作家的作品要通过翻译才能被外国读者阅读,而既精通语言又拥有较高文学素养的译者,向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莫言的幸运就在于,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能够精准地表达他的原意,又丝毫无损于原作的韵味。瑞典翻译家安娜,也能将莫言的《生死疲劳》等作品原汁原味地介绍给当地读者。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中国作家恐怕难以享受到如此待遇。
即使中国文学作品能够走向世界,也不必惊喜过度,因为这一过程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误读。比方说,庞德是一位中国古诗的骨灰粉。中国古典诗歌“不说教,不评价”的从容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这不妨碍他随意扭曲和改写中国诗歌,使他的作品充满争议。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当下,在软实力方面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能够让自己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实在不足为奇。但走出去,并不意味着世界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因此,“走向世界”对中国文学而言,仍然任重道远。
对更多中国作家来说,就更不必把“走向世界”当作自己创作的重要目标。一部不能为本国读者接受和喜爱的作品,又何谈走向世界?1827年,歌德在谈话中说,“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即使在彻底国际化的作家石黑一雄笔下,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日本民族特有的隐忍和含蓄。如若不信,不妨请您亲自读一读他的作品《长日将尽》。因此,对广大中国作家而言,还是致力于踏踏实实的创作吧。对“走向世界”,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好。(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