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名家之作书名变“鸡汤”,该尴尬的是谁?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勤余
2018-07-13 15:40:16 
分享: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初看上述书名,读者或许会认为它们都是泛滥于图书市场的“鸡汤文”。然而,这些书都是如假包换的名家之作,基本为选集或合集,作者署名是汪曾祺、丰子恺、萧红等大家……书名“鸡汤”化的锅,该由谁来背?

《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一书,封面印着“沈从文 著”。上官云 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相关出版社以及编辑。正如一位资深编辑所分析的,数年前,一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走红,书名居功至伟。于是乎,一窝蜂跟进者不计其数。目的,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期盼图书的销量高一点,再高一点。说起来,要从大作家动辄数十万字的作品中,挑出一两句“鸡汤”体语录来充当书名,这些编辑也算是煞费苦心。另外,按照惯例,选集类名家作品书名虽然会充分尊重作家意见,但一般由编辑确定,也会参考出版社发行部等各方面建议。因此,以“鸡汤”体冠名作家合集而非公版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亦不属违规。

《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一书,标明“萧红著”。上官云 摄

  只是,如此做法,恰恰显示出相关编辑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鸡汤”体语录,往往只能片面地展现作家作品的冰山一角,甚至有可能歪曲、破坏原著的立意。比如,萧红作品被命名为《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但阅读过《呼兰河传》的读者,都能体会到萧红作品字里行间的肃杀。一位以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对民众精神的戕害,改造国民麻木的灵魂为己任的作家,又怎会以如此矫揉造作的句子冠名自己的作品?

  这种工作中的不专业,也直接影响到了图书的销量。据媒体报道,出版于2017年7月的《湘行散记》在某电商平台上有6820条购书评论;而化名为《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的沈从文作品出版时间为2017年6月,只有1526条购书评论。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一本文学名著的影响力,自然胜过莫名其妙的“鸡汤”书名。真正热爱文学的读者,又怎会为这些哗众取宠的营销伎俩所惑?出人意料的倒是,某些专业编辑竟然毫无判断力可言,却在出版行业滥竽充数。

  当然,将锅一股脑儿扣在编辑和出版社的头上,或许也不公平。毕竟,维持生计是各大出版社的刚需。纵观如今的图书市场,以鸡汤冠名早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人生不必太用力》《我为你洒下月光》《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姑且不论这些图书的质量如何,销量也是一种硬道理。然而,这可能只是浮华假象造成的错觉而已。

  在2017年的亚马逊纸质书畅销榜前十名中,既有学术著作《未来简史》《时间简史》,也有《我们仨》《追风筝的人》等优秀小说的身影。而在电子书畅销榜中,《白鹿原》《人间失格》《情人》等严肃文学作品亦赫然在列。可见,广大读者是识货的。依靠做作的“鸡汤”书名,或许可以在一时之间博得关注,但新鲜感一旦消退,留下的不过是一地鸡毛而已。若干年后,当相关工作人员回首往事时,会不会为当初的荒唐行为而感到羞愧?

  卖书,毕竟是雅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阅读水平,将决定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4.66本,这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我国成年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这一数字和发达国家人均阅读量相比,颇令人汗颜。根据美国数据库项目“开放课程”公布的榜单,柏拉图的《理想国》、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等图书最受美国大学生喜爱;根据我国一所大学图书馆发布的“2017年总借阅排行”,《平凡的世界》《明朝那些事儿》《射雕英雄传》排在大学生借阅榜的前三位。两份榜单体现出的是两国大学生在阅读深度上的差距。这或许可以解释,“鸡汤”为何还能在中国图书市场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看来,想要让“鸡汤”书名彻底绝迹,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绝非某编辑或出版社的一家之事。(李勤余)

关键词:书名,鸡汤,阅读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