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自己的微信好友最近去过哪些餐厅吗?不过,当你看到好友动态的同时,好友也会看到你最近去过哪些餐厅、参观过哪些景点、到过哪些酒店,哪怕你只是关注过这些餐厅、景点,也会被自动生成为一则所有人可见的提示,你还愿意吗?
这不是假设,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正在大张旗鼓地号召用户使用微信登录,与好友分享动态,并给出了5元奖励。但是这款APP没有告诉用户的是,它将异常执着地非要帮你跟好友共享信息,关也关不掉。(7月9日《经济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众点评平台通过用户的微信登录授权许可,不仅掌握了用户个人隐私信息,还对其他好友进行动态分享提示,导致用户的出行轨迹、消费体验都被他人知晓,自己变成了网络“透明人”。而最关键的问题,则是用户很难完全取消分享,即便删掉了微信授权,“好友关系依然存在,此前同步过的信息也不会删除”,还需要逐一取消好友关注。而即便如此,也不能确保自己的活动轨迹全部消失,仍然有可能被陌生粉丝关注到。
这么一来,给人的感觉很恐怖!仿佛有个网络“老大哥”在用户的背后,随时随地收集个人隐私信息,保存、记录、分享自己的个人活动轨迹,而且还不给你自主完全删除、取消的权利。显然,这种事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不寒而栗,本来只是想拿个5元钱的红包奖励,谁知道竟然把自己的活动轨迹、个人隐私信息都交出去了,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吧。
众所周知,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造成的风险很大,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埋下人身安全隐患。由于平台将用户的活动轨迹分享给好友、粉丝,意味着陌生人也可掌握到用户的活动规律、个人消费喜好,如此就会让他人轻易了解用户的相关情况,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接触用户,或者衍生出电信诈骗、盗窃、勒索等犯罪行为。别忘了,“空姐打顺风车遇害”案件的一个诱因,就是司机通过平台的社交功能,提前掌握了空姐的照片、样貌等个人信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目前很多平台为了扩大市场,都在使用第三方用户登录模式,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账号登录是最常见的,如此不仅能够简化用户注册程序,改善使用体验感,还可迅速获得大量用户资源。而在采取第三方用户登录模式时,平台都会提示要经过用户授权许可,并获得部分权限,包括公开信息资料等。因为网络平台与社交平台均有合作关系,用户一般都认可此类权限许可,不会太多注意细节,这也给大众点评留下了可乘之机。
显然,大众点评利用了用户的网络使用习惯和信任,将信息收集与分享关注范围肆意扩大,远远超出了合理范围,并且没有遵循明示原则,而是采取了红包奖励诱导、隐藏式协议等方式,令用户在无知状态下,将个人敏感信息都交给了平台。可见,此举违反了2016年颁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应尽快予以纠正并公开致歉。
而且,在用户取消微信登录授权后,平台仍不主动删除相关同步的活动信息,亦有侵犯用户个人权益的嫌疑,存在利用这些分享信息继续牟利的可能性。因此,大众点评应修改规则,不得未经用户许可,继续擅自保存相关信息,避免发生数据泄露、非法使用的风险。监管部门也要以此为契机,对平台擅自扩大授权许可范围,过度收集信息数据,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采取严厉打击整顿,并立法予以规范管理。(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