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既然网友创造了流行语,就让它们“野蛮成长”吧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黄帅
2018-07-06 15:13:01 
分享:

  日前,有媒体评出了2018年上半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十五大网络流行语”,包括“皮一下”“一首凉凉送给你”“确认过眼神”“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时髦话语,都被纳入了这个盘点榜单里。其实,新世纪以来,网络流行语的评选和盘点,是不少媒体每年都会关注的事,连《咬文嚼字》这样向来以严肃专业著称的杂志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众所周知,语言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语言和词汇的创造和湮灭是服从自然的规律。而且,语言词汇能否流行,甚至能否继续通行下去,最终取决于使用者的习惯。

  譬如,老一辈人都记得“呆板”这个词里的“呆”原本读音是“ai(二声,音同挨)”,但后来因为多数人总是读不对这个读音,都会习惯读“dai”,所以后来干脆读音规范都被迫改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读法。

  再如,有时为了简化和便利,一些有着丰富历史和内涵的名词也会被改变。比如一些地名:青海的门源,原来叫“亹源”,陕西的周至,原来叫“盩厔”,虽然改变后地名读音没变,但新名字和之前的内涵的完全不同了,仅仅是为了使用方便。

  所以,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也好,消失也罢,都不必引起我们的大惊小怪,这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网络流行词是网络文化的产物,是网民创意的结果,从中也能看到语言变化的诸多趣味。比如,流行语“皮皮虾我们走”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内涵,只是因为语言俏皮被广大网友接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然,还有一类网络流行语,的确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者一些年轻人的心理状态。比如前几年流行开来的“屌丝”“土豪”“高富帅”“白富美”等概念折射出阶层差异的无奈现实,今年流行的“佛系”“隐形贫困人口”则体现出一种面对现实困窘的自嘲情绪。我们分析和思考这些网络流行语,并不必在什么文辞语法上斤斤计较,而是要看待它们背后所呈现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民众的精神状态。

  正因此,梳理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并不只是语法和语言规范上的,更是让更多人理解当下现实的一个窗口。只是,这个窗口颇为隐蔽,我们需要一套完整而清晰的方法论去面对它。这套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其一,要尊重它们,不要用正确与否之类的“大棒”去打击这些概念,这是迂腐而无聊的举动。因为,你可以不让某些词“出现”,但没法抹去它背后的真实问题。

  其二,要对它们足够宽容。当传统词汇无法描述或者无力描述新现象的时候,网络流行语的确可以发挥“奇效”: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受众接受,让大家明白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是网友创造了这些词汇,就让它们“野蛮成长”吧,因为人们最后一定会选择保留那些有价值的流行词,至于更多红极一时的概念则会在历史的变迁里逐渐消失。(黄帅)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化,创意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