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时再次如此强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把握好“生态宜居”这个标准至关重要。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了不少急事难事,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提升,深得民心,备受称赞。农房改造、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污染整治、垃圾处理……在乡村振兴战略“组合拳”的发力下,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看起来很美”,但却不太方便、不尽实用的现象,值得下一步引起重视。比如,过去农村用旱厕比较普遍,有的还和畜禽圈棚在一起,卫生并不达标。近年,许多地方开展改厕行动,露天的“移”到室内,旱厕改成水冲,厕所面貌改善。遗憾的是,农村下水管网不配套,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水冲厕所常常没法正常使用。农民朋友不敢轻易拆掉旱厕,就怕无处“方便”。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统筹推进,十个指头弹钢琴,不能顾此失彼。过去一些地方,垃圾主要靠风刮,污水主要靠风干,门口堆满垃圾,树上挂满塑料袋,生活污水出了家门随地流,有的直接排入河流、水库。如今许多乡村都配备了垃圾箱,还有保洁人员,每天清扫大街,清运垃圾。与此同时,更多问题也产生:垃圾收集后,无害化处理能力如果跟不上,只能焚烧了事或者垫路填沟;污水收集起来了,但污水处理厂经费入不敷出,难以全时段运转。垃圾出了户、出了村,但离不开“地”,仍旧会污染一方水土。
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相对较差、公共服务欠账较多的问题,应确立城乡一盘棋思维。长期以来,许多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原因就在于不注重整体规划。市政管网只管“市里”,最多延伸到城乡结合部的村镇,农村下水管网等设施却一片空白。打通城乡梗阻,把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保系统送到农民身边,农村人居环境才能有根本改观。
建立科学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十分关键。一些地方想在农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每座投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钱从哪里来?公共财政资金不是拍脑袋就能说来就来、说用就用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必须坚持“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倒逼生态环境水平不断提升。许多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地,也需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平衡污染和保护的损益,呵护生态功能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好事办好,并不容易。单纯追求“好看”,不方便的问题还摆在那里。其实,许多地方不乏实事求是、按需出发改善人居环境的成功案例。比如,有的农村以旱厕为基础改建卫生厕所,和畜禽圈棚完全分开,设置排气管道,里外清清爽爽。还有的配建沼气池,产生清洁能源,也增加沼渣等肥料。农村有农村的实际,做事不能跨越阶段,不宜超越现实。微改造也是小进步,只有符合农民习惯,适合农村现阶段的实际改造,才能真正受欢迎。(张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