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湖北省荆州市管辖的洪湖市,距离武汉只有140公里,因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成熟的旅游配套项目,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自驾族前往。但洪湖市却是目前湖北省不通高速公路的三个县市之一,不仅给洪湖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也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早在2010年,湖北省发改委就核准洪湖市到监利县的洪监高速公路建设,全长近95公里,预计于2014年通车。但这条高速当年开工后,项目建设进展缓慢,8年过去,仍未完工。
图片来源:荆州发布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快富,修高速路”,这是多年来经济发展实践中的经验,也是民众生活里的朴素共识。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以高速路为代表的交通设施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特点,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因此,像洪监高速公路这样的工程,被誉为民心工程,当地民众更是对其寄予厚望。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条“民生路”,却烂尾了8年,甚至,作为武汉至洪湖高速公路的西段,在东段已经通车之后,仍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停摆多时,不客气地说,这样的烂尾不但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更影响了民众出行和民生改善,损失不可谓不大,理应有人为此担责。
高速公路具有投资额大、技术标准高等特点,不少地区纷纷探寻以BOT(建设-经营-转让)等融资模式建设高速公路。洪监高速公路就是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BOT模式。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公路等项目,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有着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探索中的新型融资建设模式,仍然需要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据披露,洪监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当初是荆州市交通局与香港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后期该公司出现了资金链断裂,资金和合作关系都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施工中断。从现有媒体披露的信息看,主要是投资方本身的问题导致了工程停摆,看似只是商家的投资中断或投资失利,但是公路烂尾多年造成了事实上的巨大损失和时间成本是不容忽视的。
毋庸讳言,现实中,在招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公共项目时,一些地方选择合作伙伴时,更注重对方的“名头”或“块头”,而对于项目本身和合同风险的注意则相对粗疏,一些部门的法律意识也较淡薄,这会导致一些地方轰轰烈烈地宣传招商引资成功,但是事后某些当初热热闹闹的投资项目最后无声无息,或成为半拉子的烂尾工程。
去年7月,当地依法收回了洪监高速项目特许经营权,并启动招投标工作,目前工人和设备已全部到位。希望该项目尽快复工建设,早日打通断头路变成通途,造福民众。
短短一条高速路,拖了八年之久,这个事例给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警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会导致高速公路建设有先有后,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也必然要经历逐步完善、串线成网的过程,但是,相关地方和有关部门在以各种融资模式进行招商引资和建设时,应规范招投标,规避风险,敦促各方按约定执行。像洪湖这样的“断头”高速路,确实已经到了必须接头、完工的时候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责任推动相关各方,理顺关系,加大力度,尽快完成这项民心工程。(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