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通信套餐变“套路” 监管不能太含糊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鞠实
2018-05-18 09:14:57 
分享:

  用着免流量软件,却被收取流量费;刷着“无限”流量,却被降速断网……众多通信套餐潮水般袭来,在为用户带来实惠的同时,却设置多重障碍考验用户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不少用户感慨:“数学不好的人用不上最实惠的套餐。”

  作为市场价格已经完全放开的一种,电信运营商的各种不限量流量套餐如何定制、如何宣传、如何收费等,只要合理合法就OK。但是,当各种明面上大力宣传有多优惠、低价,甚至完全免流量、免收费的不限量套餐,尤其是一些不限量APP,背后却干着设置一些悄悄收费的“免流量陷阱”,明显有违法嫌疑,亟须从法治视角进行严肃认真的审视。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经营者违反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由此可见,国内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各色优惠流量或免流量套餐等各种服务收费,不但要按照规定事前标明价格,而且还要用相对明确的、不使人产生歧义和误解的方式进行宣传和详尽解释。而非一些模糊的、并不清晰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与之交易,然后偷偷额外收费,等到消费者产生质疑询问时,才告诉消费者一些实情。

  时下,一些电信运营商制定不限量套餐等对外宣传时,只片面夸大优惠范围,模糊说某些免流量力度,但对背后到底哪些属于真正免流量、免费范围,并不能做到一一事前细说清楚、事中提醒到位。而是诱骗消费者稀里糊涂定制所谓的不限量套餐登录某些APP消费后,背后偷偷扣费。这显然属于有意无意使用模糊或使人误解的方式,诱骗消费者与之交易和消费的价格欺诈行为,是价格法所不允许的。

  比如优酷土豆和电信合作推出的“酷视卡”,并非对优酷土豆APP内所有的内容都免流量,只有在线观看APP内的自有视频才是免流量的。而APP内的文字、图片、弹幕、直播视频、第三方广告等都不包含在内。而在实际应用中,打开优酷土豆APP就自动加载登录图片,非会员也不能免去至少60秒片头广告,这些不可避免的东西都要单独收费。

  但相关商家在销售“酷视卡”时,只强调其优惠内容,却并没有一并及时说明详细的一些必须附带收费的(前置)内容,让普通消费者在并不“十分”清楚和了解的状态下,稀里糊涂与之交易。这等于变相强制前置内容服务收费,让消费者上当受骗多付意外费用,显然带有欺诈交易与欺诈收费的嫌疑。

  一边是国家有关方面顺应社会呼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正进一步加大网络流量降费力度利惠消费者;一边却是一些流量套餐打着降费优惠的旗号,明里非常优惠乃至无限量、免流量,但暗地里却设置名不副实的“收费套路”欺诈消费者。这无疑与国家要求和社会的期待背道而驰,不但伤害消费者的直接利益,更让国家流量降费的决心和成色受损,顺利推进受到掣肘。期待有关方面对此高度重视,及时有效提升查究力度,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为国内流量降费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鞠实)

关键词:通信套餐,监管,消费者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