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纷纷推出各自的人才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层面的人才计划有近20个,包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俗称“杰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长江学者”(简称“长江”)、“青年长江学者”(俗称“小长江”)等。“泰山学者”“中原学者”等省市级人才计划至少有27个,“黄河学者”“昆仑学者”等校级人才计划有79个。这100多个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就对应着100多顶“帽子”。在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里,“帽子”是不少科研人员纷抢的“硬通货”,但是,“帽子”过多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
实行人才计划,推出一些头衔和称号,也就是“帽子”,为优秀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荣誉和研究条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这一做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悉,目前我国科技人员队伍在迅速壮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已跃居世界第1位。但“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黄河学者”等不同级别的人才计划,名目繁多杂乱无序,引发了不少质疑和担忧,甚至有网友讽刺说,“帽子”满天飞,大好“河山”都不够用了。
质疑和担忧大多集中在两点上。其一,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人才计划,在定位、评选对象、学科领域等方面存在重叠交叉。目前,各层级的人才计划数不胜数,很多计划支持的对象和领域都指向一个人或一个项目,导致资源非正常地向少部分人才过度集中,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其二,人才计划评选出的“帽子”,承担了远超它出本义的重要功能。“帽子”原本只是对研究人员学术能力的一种认可,但现实是,很多高校和研究院所,把“帽子”和晋升职称、评奖、待遇等薪酬体系过度挂钩,造成了人才没有“帽子”就没法活的怪象。另外,“帽子”还对学科评审、科研项目申请等资源分配有极大的影响,没“帽子”的科研人员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开展工作几乎寸步难行。
这两点交叉作用,最终让“帽子”成为开展科研工作的必需品。科研人员想在学术界有所建树,必须要耗费很多精力为报材料、申请“帽子”而奔忙。在这个过程中,又助长了科研的浮躁之风,滋生了评选腐败。显然,过多过滥的“帽子”无助于激励科研创新,甚至与人才计划培养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到了必须统筹治理的时候了。
此前,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九三学社,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统筹治理人才称号过多过滥问题的建议》的提案,给出了几条治理建议,涉及到“尽快制定人才计划统筹管理办法、推动人才称号‘去利益化’、提高人才称号评选科学化水平”等方面。
其中最紧迫的,应该是推动人才称号“去利益化”。切断人才称号背后的“利益链”,是从源头上引导科研人才不再抢“帽子”。为学科设置、科研启动经费、个人升迁等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使其与人才称号脱钩,才能扭转“帽子”给科研人员带偏的工作方向和态度。
研究人员潜心研究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而清净环境的营造,先要祛除“帽子”指标的魅影。当然,给予优秀人才的激励不应该随“帽子”减少而减少,关键是激励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之上,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给予人才更好的支持。(集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