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上海一些区的干部到基层调研走访、问计问需,带的不是笔记本,而是一款“调研神器”。从相关报道可知,这款“调研神器”其实是一款手机App。每次调研,每个问题的处理,每项建议心得,都可以用这款App进行现场实时记录,并可传至云端实时可查。App的后台也与“12345”市民热线平台对接,可以保证每个问题建言都落实解决。同时,平台还完善了科学派单、限时处理机制,即简单的问题1个工作日,复杂的问题5个工作日,特别复杂的问题最多15个工作日内处理。
对于我们习见的基层调研现状来说,这个“调研神器”是个新鲜事物,同时,处理机制以及问题反馈和响应速度也值得点赞。无疑,“调研神器”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透明”,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对于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密切基层干群关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将这款调研用的App称为“神器”多少也有些夸张。互联网科技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大数据应用也从概念逐渐地深度嵌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互联网+”的提出,不仅是概念的先行,还基于当前科技发展以及现实可操作性。其实,环顾一下我们周围就会发觉,类似“调研神器”之类的App早已不是少数。它的出现之所以引人注意,也许恰恰说明了当前基层调研工作以及响应群众日常诉求方面,在工作流程和机制上,乃至在工作硬件的应用上,还存在跟不上现实的情况。
一方面,相关部门和干部积极地拥抱新科技,与时俱进地将新科技应用到日常工作中。而另一方面,一个设计思路并不多么超前的App,被视为“调研神器”,也反映出相关工作与群众的诉求还有差距。
“调研神器”是一个依靠互联网科技提高或者说“倒逼”现实工作改善的鲜活例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科技无论多么先进,终究还是要靠人来应用。只有人才能从现实中看到工作上的差距,也只有人才能从改进工作的主观愿望出发,将各种科技“神器”引入到工作中。“调研神器”要想真正地发挥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人如何去应用它。(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