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苦指数”到“幸福指数”的能量流转
自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一股自上而下、拂面而来的清新之风席卷中国,让老百姓感受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心民情、执政魅力。 上行下效,传递能量。全国各级各地不仅出台了相关措施,比如湖南省委出台规定“约法九章”,更是狠抓贯彻落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会议精简了,会务简约了,发言生动了,群众满意了……让笔者深有感悟的是在湖南党委政府秘书长会议上,易炼红提出,要以工作作风的改进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其义之一是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这不仅是共产党的宗旨所在,也是共产党的根基所在。正如近期新华社推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个人专稿,七个标题:“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万事民为先”“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多做实事不图虚名”“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求真务实,尽责奉献”“为民务实清廉”,总括一下,“人民”“务实”是核心关键词,可见人民的分量,更可见中央执政理念的真谛。党员干部的“辛苦”与人民群众的“幸福”越合拍,我们的力量才更大、根基才越稳固。 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其义之二是付出与收获的因果关系。共产党员就是要讲奉献,怀着一颗干净的心,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言行一致,立足于本职工作,温暖他人,温暖社会。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种力量。自己辛苦了,百姓高兴了;自己吃亏了,百姓享福了。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却是百姓的信任,赢得的是人民的尊敬和拥护。1947年黄炎培谈到“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周期率,毛泽东当即表示,“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共产党的法宝就是人民,就是民主,就是为民而不利己、为公而不营私的奉献。 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其义之三是人民监督的倒逼关系。易炼红提出改进工作作风,要破除“作秀论”、“阵雨论”、“苛求论”、“无关论”,确保言行一致、一抓到底、自我约束、以身作则。其内在意义在于,作风建设是群众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评价一个官员的好坏,评价一个党委、政府的形象,老百姓是裁判员,眼睛也最雪亮。讲一句错话,就会掉一次链子,决策一次武断,就会错失一次发展机会,搞一次特殊,就会减少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民心。这种倒逼机制,时刻警醒着党员干部,要勤政廉政、夙兴夜寐,才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民。 从“辛苦指数”到“幸福指数”的逻辑提炼,折射出是共产党员的执政清醒和为民情怀。以己之苦换来万众之福,民众必以真心真情还报之。这种能量的流转,温暖备至,也鼓舞人心。(兰湘平) |
关键词:辛苦指数,幸福,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