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刘凤敏
汽车刺耳的“炸街声”划破长空,广场舞劲爆DJ震天响,临街商铺高音喇叭声、工地夜间施工声……这个夏天,您夜里睡得好吗?
全国各地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5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5%,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二位。噪声污染已公认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城市公害,日益影响人们的休息和身心健康,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是一种“城市病”,得“治”。
面对严重的噪声污染,“我想静静”并不矫情。加强噪声污染整治,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让城市多一分静谧,关系着城市文明和民生福祉。近年来,噪声投诉比例居高不下,加之噪声污染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强,有时很难取证,投诉往往不了了之,之后又会反复继续,致使噪声污染得不到有效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解决,关键是要下狠心、动真格。
噪声扰民是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一个焦点、热点,噪声整治不仅检验着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建议各地可以明确城管部门为执法主体,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联合开展“静夜守护”行动和《噪声污染防治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噪声污染防治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用文明给城市“降噪”,让城市安静下来,共同守护居民生活一方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