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钱能激发学习动力?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静子
2022-06-22 16:52:44 
分享:

  “90到95分不奖不罚,90分以下1分罚20元,95分以上1分奖励10元,100分奖励100元……”近日,河南一位妈妈与孩子签订的“成绩奖罚表”火遍网络。金钱奖励法在收获部分家长认可的同时,也引来不小的争议。

  一纸“成绩奖罚表”,是激励还是功利?赞成者看重外在刺激的功用,认为包括金钱在内的物质奖励可有效发挥驱动作用,吸引孩子向着成绩更优的目标前进。反对者则拿出诸如德西效应等理论加以佐证,认为频繁的奖励会减少主体的内在动力,还会影响到孩子们尚未定型的金钱观、价值观。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到现如今一些家庭采用“成绩奖罚”等“胡萝卜政策”,教育方式的漫长变迁本身就折射了育人的不易。具体到金钱奖励法,单论时机的选择就讲究不少门道。比如从心理学角度讲,年幼时期的孩童以附属内驱力为主,即更加在意得到长者们的赞许与认可,如果能在此时恰当地运用金钱等物质奖励,无疑有助于孩子们更快进步与成长。而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单凭外在刺激提高成绩的方法将变得不再实用。如此看,抛开给予金钱奖励的时机、数额等具体情形谈结果、谈定性,难免有“一刀切”之嫌。

  回想在幼儿园的经历,老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足以令我们奋勇争先。要看到,物质奖励也好,言语赞美也罢,其目的都是激发孩子向上向善的积极性、主动性,期望他们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明白了这一点,再细窥“成绩奖罚表”上详细的协商内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那位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于父母而言,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场漫长的自我修行与历练。爱子之心自然不可或缺,但育子之道同样要深刻把握。关于金钱奖励法,家长们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其一,物质奖励是手段而非目的。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一味“给给给”的奖励环境下,一些孩子较少关注学习所带来的精神收获,甚至一度形成“为家长学、为金钱学”的错误观念。其二,物质奖励要注意限度与策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计,金额不宜太大、间隔不宜太短、持续时间不宜太久。其三,切忌“唯结果论”的单一评价标准。仅关注学习成绩,却忽视孩子在学习这一长期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不利于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如何运用金钱奖励法,本就是一场各抒己见、无关对错的言说。正所谓“适合,才是最好的”,充分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学习阶段,恰当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正解。(静子)

关键词:钱,学习动力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