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安居”照进现实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21-07-28 17:09:22 
分享:

  长城新媒体评论员 芦静

  7月22日,国务院召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人被同期住建部负责人的解读所吸引——“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承担着人民群众朴实的期待与梦想。眼下正值毕业季,租房市场也迎来旺季。而在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不符合新市民、青年人的需求。此外,一段时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公租房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城镇住房、收入“双困难”家庭,很多新市民和青年人不符合公租房的保障范围。随着结婚生子、家庭成员增加,在买不起商品住房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们在城市里留得下并住得体面,成为了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3.76亿,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69.73%。在北上广深,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达40%以上。从调研情况看,现在大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总体情况不是没有房子,而是结构性供给不足。户型大的房子供大于求,小户型的房子供不应求。另据《2021年毕业季租房洞察报告》显示,92.3%的受访者表示可接受的租金范围在3000元以下,其中,42%集中在1001~2000元。

  显然,要有效缓解量大面广的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就必须解决供需失衡的问题,盘活现有建设用地资源。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准入和退出的具体条件、小户型的具体面积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合理确定。

  通过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弥补住房租赁市场缺少小户型、低租金房源的不足,这不仅是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一大利好,更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明确了未来方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棚改累计开工超过2300万套,帮助500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截至2020年底,38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累计2200多万困难群众领取租赁补贴,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并且这一体系在继续扩大、完善。

  如果说传统的保障性住房,如廉租房、公租房,属于“补位式”“兜底式”保障,那么近期所强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则是更广意义上的住房保障,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正所谓“安居才能乐业”,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必须因城施策,从源头上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力度,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也只有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推动住房保障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加宽阔、更加持久。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我国住房供应层次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健全,让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综合施策、齐抓共管还需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关键词:住房保障,房地产,调控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