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劝阻吸烟被泼不明液体,拒吸二手烟有多难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马青
2021-03-31 17:24:43 
分享: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马青

  一段女子劝人不要吸烟反被骂的视频上了热搜。视频里,肖女士和朋友们在火锅店里劝邻座的男子不要吸烟,遭到对方辱骂,还被泼了不明液体。舆论发酵后,这家火锅店发布声明表示,严格遵守“室内公共场合禁烟”的规定,对涉事门店罚款5万元,并表态说,如若再犯取消其加盟资格。成都市公安局西安路派出所回应称,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若有需要,将会传唤双方到派出所。

  必须承认,严格来说,成都火锅店里不能抽烟不是一个法律上一目了然的问题。首先是国家的法律,目前主要是2011年5月施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有“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要求公共场所经营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强化了公共场所经营者劝阻吸烟者的责任。但是,明确提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在2014年公开征求意见后,目前查不到下文,以至于今年全国两会上,还有代表委员不断呼吁推进禁烟立法。

  再看地方立法,就比较尴尬了。有的城市很严格,已经把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写进地方条例,连办公场所也严格查处——吸烟请到户外。然而,成都却不是先走一步的城市,目前能查询的情况是,2019年6月,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订草案)》,但没有正式实施。也就意味着,成都目前执行的还是1997年起实行的《成都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可想而知,这份规定会在限制和罚则上更宽松。

  一方面是各种对吸烟有害健康的科普,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却是国家和地方在立法上“踉踉跄跄”,以及不同城市立法、出台规定速度的不一致,这很容易出现争执双方“自说自话”。女子一方提到了法律规定,而男子一方却认为吃饭时抽烟是他们的权利。

  法律上的含糊以及长久以来禁烟条例得不到有效执行,可能还不是吸烟一方底气十足的原因。很多人都有过因为劝阻他人吸烟而遭遇暴力对待的经历,2018年,宁波一名男子在电梯里劝人不要吸烟被对方打伤;2019年,北京一家餐馆,一名女顾客劝其他人不要吸烟被殴打;2020年,上海一名十五岁网球少年因为阻止他人在禁烟区抽烟,和对方打了起来,自己手掌骨折,还面临对方五万元索赔和被拘留的威胁……

  耐人寻味的是,网上支持全面禁烟的,以及在讨论中反对吸二手烟的人往往占据舆论的大多数。肖女士这则新闻的后面,大多数人都同情和支持她。2017年2月,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10城市公众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态度调查报告》显示,91.9%的被调查者支持室内公共场所100%禁止吸烟(支持者涵盖了95.7%的非吸烟者、80.3%的吸烟者)。但是,网上的支持却和现实中的冷遇正相反。

  当这名女子提出“不吸二手烟”的合理诉求时,没有得到任何有力的支持。经营者应该有劝阻吸烟者,并为不吸烟的人提供无烟区的责任,很明显,店家不想得罪更强势的客人,他们宁愿免单,请走那些较真儿的客人。而围观者中,也没有人站出来支持女子一方,不是劝抽烟者不要抽了,反而是劝抗议者不要说了。不能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警方的态度。不是不能理解,警方每天面对的街头纠纷太多了,所以,快速调解、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置方式往往效率很高。但是,当这件看上去只是口角纠纷的小事却指向着公众是否敢于对不文明、不道德的习惯说“不”的时候,小事就不是小事了。还记得那桩电梯里劝老人不要吸烟,老人猝死被判赔偿的案子吗?二审之所以纠偏,就是认为我们要鼓励对不文明现象的发声者,而不是惩罚他们。

  如果有人因为不想吸二手烟而大声说出来的时候,当执法者、经营者和旁观者都能站在他们一边的时候,拒吸二手烟的诉求才能实现。

关键词:吸烟,不明液体,二手烟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