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停在纸上的特色小镇,如何为民造福?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于泽
2020-07-03 13:24:10 
分享:

  ●特约评论员 杨于泽(湖北)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称,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数年,各地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但也出现了一些错用特色小镇概念、触碰耕地或生态红线的行为,现已淘汰虚假“特色小镇”403个,另淘汰了一批停留在纸面上的“虚似特色小镇”和触碰红线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是2016年由国家发改委等提出来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等特色小镇。去年有关部门宣布淘汰整改419个“问题小镇”,今年则将403个集体更名,也是一种淘汰,可见淘汰率之高。

资料图

  在高淘汰率的背后,是一些地方“误用”特色小镇概念,甚至是“培育”一些虚假特色小镇,包括停留在纸面上的虚拟小镇、由行政建制镇改名而来的特色小镇,以及假特色之名行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开发房地产之实的所谓特色小镇。比如各地建的运动休闲小镇,国家体育总局淘汰了34个、保留了62个,淘汰率达到3成以上。

  为了培育优势前沿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近些年来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配套提供财政补贴、贷款利息补贴、资金奖励等,推动了各地创新创业活动,激发了社会活力。但也有人、有机构发现政策有空子可钻,他们不是着眼于创新创业,而是钻政策的空子套利,比如套取各级政策扶持资金,从而发一笔“政策财”,更大的问题是它架空了政策目标。

  比如前几年有关部门扶持新能源产业,一些地方不顾技术能力和需求侧实际造车、造锂电池,真正目的是套取各级政府财政补贴。财政部2016年对90家主要新能源车企进行专项检查,查出骗补车企72家。很多车企搞新能源车的假销售,领一道国家补贴;再将假销售的新能源车的锂电池拆下来卖掉,再获一道利。其中苏州金龙2015年就骗取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5.19亿元。

  培育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抓手,成功的特色小镇可以带动和示范一方乡村、城镇的发展。它需要各地因地制宜,遵循经济规律、小城镇发展的自身规律,培育过程也需要耐心,不能希图一蹴而就。而且要实事求是,有条件培育就培育,没条件就等待条件或者创造条件,但千万不要无中生有、拍脑袋决策,更不能借政策欺世盗名。

  各地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虚假特色小镇,固然有“误会”的成份,但造假求利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其中有些人打着建特色小镇的名义,行突破耕地红线、生态红线之实,实际上是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比如云南曾淘汰6个特色小镇,这些小镇都存在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被淘汰后各退回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

  所谓误用特色小镇概念,其实也不是真正的误用,而仍然是受到巨大利诱之故。这次通报有403个“特色小镇”被集体更名,实际上就是一般行政建制镇换个新名目,结果还真是名利双收:一方面,可以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另一方面,有关领导干部获得政绩,甚至还帮上级领导撑了面子。如此好处多多,则何乐而不为之?

  现在有关部门对特色小镇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名不副实的就淘汰出局,给那些弄虚作假者敲响了警钟。这说明,培育特色小镇也好,发展经济也好,城镇化也好,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老把形象和政绩记在心上,而要把为民造福当成最重要的政绩。

  有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时,政策设计要尽量周详,避免好政策变成恶意套利工具。对那些恶意假造特色小镇的,除了淘汰出局、退回扶持补贴资金外,要不要也来点行政处罚?苏州金龙骗补5亿多元,财政部除追缴全部外,还罚款2.59亿元。地方政府骗补,难道就可以不负法律责任了?

  (本文系长城网、长城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评论责任编辑: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