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1个月71次视频会议,别让“文山会海”换个马甲再来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与归
2020-06-16 08:53:00 
分享:

  ●特约评论员 与归(上海)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网上调侃营销套路的一句经典概括。其实,还有一样东西,比量子力学更加“万能”,那就是会议。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篇报道,就列举了一系列各地存在的文山会海现象。

  如4月上旬,沿海地区一名乡镇干部,一周参加9个会议,“疫情期间没能开成的会,一股脑儿攒到了现在。”一个地处“三区三州”的未摘帽贫困县,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共计参加了71次视频会议。

  无独有偶,山西晋中市某县驻村第一书记李某也吐槽,“线下会议确实少了,但视频会议却增多了。开展‘脱贫普查’时,市里每天都要进行视频培训、部署,乡镇有些无关部门,也常被拉进来。”

  按说,视频会议是新技术的应用,目的应该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囿于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所造成的无谓消耗。但是,我们却在一些地方看到,不是新技术改革了过往的文山会海,而是文山会海以新技术的形式在变本加厉。

  说白了,这还是重形式、轻实际的惯性思维在作怪。换句话说,在一些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脑海中,还是不知不觉让旧思维规训了新技术。

  这种“新现象”告诉我们,如果整治文山会海只在会议数量和形式上进行整顿,其本身也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只要一些领导干部“想开会”的冲动还在,那种没有会议就办不了事情的工作思路还在,“文山会海”就会换个马甲,继续大行其道。

  其实,不仅文山会海由来已久,整治文山会海,也是很早就在做的事情。早在1988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就曾刊文称,“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这就说明文山会海是一个顽疾,对其治理,经历过、也必将继续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当然,要求少开会,并不说工作就可以少做了。相反,而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落实具体的工作。这就又要求,各地、各级、各行业,能够真真切切转变工作思路,少动嘴、多动手,少依赖文件,多走进民众。

  去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要从中央层面做起,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并提出了“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的原则。会在精而不在多,在“管用”而不在长。

  整治形式主义,首先是从具体的事件中开刀,褒扬先进、问责落后,这是必须的。但也要认识到,“就事治事”也只是第一步,向思想认知深处开刀,才是更深层次的治理。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唯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不破不立的决心,才能完成痛砸文山、怒填会海的壮举,更多干部才能有更多精力践行党的承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关键词:视频会议,文山会海,形式主义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