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云祭扫”:别样清明一样情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20-03-27 10:04:08 
分享: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往年,不少人选择在清明期间将鲜花、茶水、香烛、心愿卡等供品带至故人墓碑前,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鞠躬致敬,以表达追思与悼念。而当传统祭扫撞上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清明节势必不同于往年。

  民政部3月23日召开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可暂缓举办集体共祭、骨灰撒海、公益性安葬仪式等群体性活动,暂缓开放不具备疫情防控条件的骨灰存放场所祭扫服务。

  当前,正值举国上下抗击疫情、加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外防输入、内防聚集,关键在此一战。疫情大考之下,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新业态,开启清明祭扫新模式,是地方政府值得思考的问题。

市民在网上平台上进行祭扫活动。图片来源:人民网

  连日来,广东、江苏、甘肃、天津、北京、山东等全国多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大力推广“云祭扫”。可以预见,随着清明节越来越近,会有更多地方加入到倡导和推广“云祭扫”的行列中来。

  “云祭扫”即在网上祭扫平台,通过点击花圈、鲜花、香烛、音乐等进行在线祭奠,市民不用前往殡葬服务单位现场就能够为亲人送上“云端的思念”。以“云祭扫”的形式取代传统祭扫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愿望,还可以降低实地祭扫人数,最大限度减少聚集性感染的可能性。

  事实上,“云祭扫”已经不算新事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相关文明祭祀的倡导,已有部分实践。民政部门鼓励、倡导网络祭祀等绿色祭祀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于以往清明祭扫活动中夹杂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例如焚烧冥币、祭品等,不仅容易引发火灾,还污染环境,又如清明节集中祭扫时常导致交通严重拥堵……这样的行为,不仅失去了清明祭扫的本意,也有悖于现代文明。

通过微信连线海外,华侨安心居家全程参与祭扫活动。图片来源:人民网

  疫情之下逐渐升温的“云祭扫”,虽然将祭扫形式由“现场”转为“线上”,但从移风易俗的现实出发,却彰显了绿色低碳和文明,引领着清明祭扫新风尚。或许有人会说“云祭扫”少了仪式感,但从清明祭扫的本意来看,“云祭扫”改变的只是祭祀的形式,不变的是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祭扫,贵在心意,重在文明。随着传统习俗的变迁,从携火上山到主动弃燃,从燃炮祭祖到植树寄思,多地群众在清明祭扫过程中主动告别旧俗,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清明礼敬逝者、寄托哀思的核心精神一直没变。

  “云祭扫”不失为一次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是一种全新形式的拓展传承,唤醒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清明节。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寄托思念,在为抗疫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芦静)

关键词:云祭扫,清明,文明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