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吴花燕募捐引质疑,如何管好社会捐助平台?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土土绒
2020-01-17 17:52:45 
分享:

  ●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江苏)

  1月16日,民政部回应“9958为吴花燕募捐”称:已约谈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督促其向社会公布募捐和善款使用的情况,将依法依规采取必要措施。

  民政部称,近日,有媒体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为贵州女大学生吴花燕募捐一事提出质疑。民政部已经注意到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注和反映。民政部将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此项募捐活动作进一步调查了解,并根据情况依法依规采取必要措施。

  相信,民政部的介入将促进调查的深入彻底,促使真相早日水落石出,最终将该事件中的一个个问号拉直

  公益慈善本来是汇聚爱心、传递善意的领域,“爱”固然是让慈善事业茁壮成长的养料,但“信任”才是其存在的土壤。假如信任这个基础消失了,有再多的爱心也无法浇灌出慈善的果实。而信任来自哪里?来自公开、透明、规范的运营。

  遗憾的是,近年来,慈善公益、社会募捐领域频频爆出的“奇葩”现象,却一再提醒人们,一些项目、平台的运营既不公开透明,也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实在很难赢得公众的信任。

吴花燕向9958提交的申请表,封面和落款处为吴江龙代签。来源:冰点周刊

  比如,不久前,在一款名为“社会扶贫”的APP上,出现了诸如“请好心人帮我儿子买房子”“本人腿骨折,希望有台跑步机锻炼一下腿”之类的奇葩需求;某社会筹款平台工作人员在医院“扫楼”,劝说病患发起筹款。

  这些乱象侵蚀着人们对整个公益慈善行业的信任,用病患等弱势群体牟利的行为更挑战着做人的底线。

  一些从业者拿慈善当生意,视公益为牟取名利的捷径,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原本有捐赠意愿的人们因为失去信任而选择冷眼旁观,原本可能得到救助的弱势群体因此而失去了希望……爱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会永远存在,相反,它需要精心的培育和保护

  因此,对于慈善领域的规范监督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这种监督不能仅靠媒体的爆料。媒体监督固然是有效形式之一,但传播规律决定了一个事件必须足够“奇葩”才能进入公众视野,只有极少数的案例能够成为新闻。而那些不够“奇葩”但同样侵蚀着捐赠者、受助者利益的行为,能否及时被发现并得到纠正呢?那些“普通”的违规行为能否及时被查处?

  在舆论的喧嚣归于平静之后,对于慈善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不能仅仅处理一两个人而“尘埃落定”。更应该反思的是,是否建立起了日常的、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公益慈善全程公开透明,不再有“空子”可钻。这才是正本清源之策。

关键词:吴花燕,募捐,捐助平台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