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袁隆平、屠呦呦走进语文课本,播下科学精神的种子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田勘
2019-08-29 08:45:52 
分享:

  ●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北京)

  8月27日,教育部披露,普通高中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编审工作全部完成,将于2019年9月率先在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其他省份也将陆续全面推开。

语文新教材。

  其中,语文统编教材有关科学内容,包括科学精神、科学人物和科学事件的有两篇代表性文章:《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当然见仁见智,但还是有很多共识,也就是训练和培养人们使用母语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在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和质疑能力,同时转化为写作时的表达能力。根据这样的目标,过去的语文课本选材内容一般局限于文学、文化、哲学和历史的内容。而且,为了从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语文教材内容中的经史子集类文章几乎占了一半。

  此次的语文新教材就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再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也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以及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中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加上科技类的文章,现代文章略占多数。

  比较起来,语文教材中的科技类文章是比较少的,此次新编教材有反映袁隆平、屠呦呦的科技内容的文章入选,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这种选择不只是突破了语文的传统文科和文学的范畴,加入了科学的内容,而且也在于,更有可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科学素养,以及播种第三种文化——科学文化的种子。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加入现代科技的内容,才能在今天既理解科学与社会,也能在写文章表达时下笔如有神。

  科学素养包括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三个了解中也贯彻和渗透了科学精神,即怀疑、证明和重复证明。在这一点上,科技类的文章具有独特的濡养价值。

  无论是袁隆平的超级稻研发,还是屠呦呦的发现青蒿素,都体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精神。袁隆平的杂交稻科研思路和过程就充满和体现了科学精神。他从实践中对米丘林、李森科与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进行了比较,并且在怀疑和批判之下,接受了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并进行了创新,再从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认知。最终以孟德尔、摩尔根遗传规律中的分离律为基础,经过反复验证,以杂交优势,创造和研发了产量更高的杂交水稻。

  在语文课中引进这样的科学内容,而且是前沿科学的内容,正是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和质疑能力,也是在播下科学精神的种子,并为未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当承认,袁隆平、屠呦呦进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初衷是,以“自然渗透,润物无声”的思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证明中国人也能在科学发展和科研创新中获得世界级的成果并为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另一方面,袁隆平、屠呦呦进入高中语文教材也是在促进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使中学生极早认识到,文理是融合的,相通的,也是相辅相成和难以分割的,它们不会只是在山麓下分手,在山顶结合,而是始终结合在一起。

  尽管中学的文理分科一直存在争议,也无法避免,但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下,在语文课本中纳入一些科技的内容,对于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生来说,都是一种科学教育的补充,尤其对文科生更为重要。至少这可以播下科学和科学文化的种子,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并为学生打下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基础。

  或许,这是袁隆平、屠呦呦走进高中语文课本的基本意义。

关键词:袁隆平,屠呦呦,语文课本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