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一年借阅926本书,舆论在敏感什么?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西蒙
2019-07-11 17:17:19 
分享:

  ●特约评论员 西蒙(北京)

  就在一些人在吐槽国人年人均读书数量不高的时候,“一年借阅926本书”的话题日前引爆了舆论场。据日前发布的《浙江省公共图书馆2018年度阅读报告》显示:一位“70后”男性读者在浙江的公共图书馆共借阅书籍926本,平均每天2.5本,是2018年在省内公共图书馆借书最多的人。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摄:赵宇思

  平均每天2.5本书!这样的“战绩”不仅让普通读者惊叹,恐怕也让不少专业学者甘拜下风。不少网友在自叹不如的同时,也在质疑这个读者是否真的“读进去了”。毕竟,按照常人的思维,一天读一本书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再加上去图书馆借阅的过程,读书占用的时间会更多。他真的是在读书吗?还是在“刷书单”?

  其实,舆论大可不必去质问这位读者的选择,也不必苛刻看待此事。因为,读书自古就有上百种方法,读书的目的不同,其路径也千差万别。如果借阅图书只是为了查阅资料,从一本书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阅读,一天“读”七八本书,也不足为奇。再者,有些书籍属于通俗类读物,读书多的人,自然会养成品鉴书籍的能力,有些人固然需要精读、深度,但也有不少书,根本不值得仔细品读,大致翻翻即可了解其内容。

网友评论

  因此,与其猜测这个读者的读书目的和方法,不如将视线转移到舆论的敏感反应上,这其实是个更有趣的话题。从舆论的反应来看,不少人可能还不清楚“读书”这个概念有多复杂,不了解读书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只是把读书简化为所谓的“看书”而已。

  事实上,读书从来就没有一个硬性标准,读书的数量根本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不同人阅读的对象差异过大。比如,读一本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与带来的精神享受,远远大于读一百本三流小说或者“心灵鸡汤”类书籍,阅读那些很“硬”的经典著作,虽然很耗时间,却能给人带来终身的精神养料,这是随意翻看那些所谓的“好看的书”无法比拟的。

  再者,过度看重读书的数量,其实既是一种功利化的态度,也违背了读书的本来意义。读书不是为了炫耀,数量多少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有潜心阅读后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陶怡情操、提升涵养。有些人的气质温文尔雅,可谓谦谦君子,但他未必读过太多的书,而是把有限的阅读转化为精神的能量。而有些人很喜欢炫耀自己“读书”,但并没有形成高尚的人格与必要的修养,既没有同理心也缺乏人文关怀,这样的“读书”即便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这个话题不再成为热点时,舆论不再为读书数量而敏感时,才说明我们对待读书的态度回归了理性,回到了读书的本质里。与其关心一个人读书的数量多少,不如去想想如何去阅读更高质量的书籍,如何从有限的阅读里获取更多精神的养料。

关键词:借阅,质量,修养责任编辑:芦静